TV随想之3D打印,中国城和儿化韵
(2016-08-13 18:31:15)
标签:
3d鸟喙中国城儿化韵 |
分类: 系列作品-TV随想录 |
3D打印鸟喙
说一只大嘴鸟的上半部鸟喙被折断,使得这只鸟无法进食,后来有人用3D打印技术给这只大嘴鸟打印了一只义喙,并成功的装在了鸟的嘴上,让这只鸟可以进食维持生命。
电视是新闻节目,说的很快,简单报道,我也没看清楚,是哪个国家,是怎么遇到这只鸟。但重点是,人类发明的这一项技术,还是比较新的科学技术,倒是救了大嘴鸟的命,这个,真的很好。
第一次听说3D打印技术的时候,还很是困惑,不知“打印”怎么不是在纸上却成了实物,关键是“3D”吧,科技的事儿,总觉得不容易懂,知道就好了。
纳米比亚的中国城
也是新闻里说的,说在非洲的纳米比亚有一个中国城,中国城里从货架摆设到货品类别以及商品陈列都跟国内一样,要不是看到在这里购物或做买卖的“老外”,你还会以为这就是国内呢。
怪不得现在说“世界是平的”,国际就是一个大家庭,中国人在国外也那么多,像这样的中国城很多国家都有,开到了非洲去也算是不简单了。国人可以把外国建筑按原样照搬到中国的国土上,也可以把中国的“城”开到国外去,比之当年的皇帝为爱妃修建有独特风格的寝宫寺院也一点都不差。
报道中的儿化韵
现在是一个新词迭出的时代,即使是新闻报道都很及时的用到这些“应景”的词,好像不这样说就不亲民跟不上节奏似的,比如当年的“给力”,和现在常常出现的“点赞”。
普通话里还有一个“儿化韵”现象,很多操地方语言的人都说不来,但这些儿化韵的词就是汉语里的一个组成部分,说起来更好听也更口语化。新闻节目里也不时的出现,比如“上班儿”。
该儿化韵而不儿化韵的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