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6-06-25 17:48:31)
标签:
父母子女家庭生活 |
分类: 随笔 |
的确,在我们周围,在生活之中,实在有很多家庭矛盾、父母与子女的矛盾,这都是因为没有“彼此独立”而造成的。
我们说的八零后,大的有36岁了,小的也有27岁,都是为人父母的年龄了,到了这个年纪还不能自理不能独立,不能或不愿意、或没有为父母分忧的意识,那就只能是父母的负担了。
当然,父母也总是放不下,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大多数还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在眼前长大,操心操习惯了,事无巨细都想代劳或都想给个意见,有的甚至给出方案,给出计划,不那样做还不行,内心嘴上都说“是为你好”,这个“为你好”却像是引线或者隐患,不是立即炸也会在哪一天就炸了。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像我这样已经到了当姥姥的年纪了,还是会不时的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不放心,担心,和关心。在医院陪老爸的时候,爸爸经常问的就是“你吃饭了没有”,晚上离开医院的时候,爸爸还会说“天黑,路上小心”,每次爸爸这样说,我都是笑着回答爸爸,可是一转身,眼泪就出来了,爸爸病重,都起不了床,但他还是担心我能不能吃上饭,怕我走夜路出危险。
爸爸走后,我又开始常回家陪妈妈,有时同学约着聚会,妈妈会N次的问去哪里聚会,远不远,都有谁,要早点回来,超过七点半没回,电话就追来了。回家陪妈妈主要也是陪着妈妈吃饭,让她尽量能多吃一点,可是每顿饭,妈妈都要做出要省下些什么给我吃的举动,总是怕我吃不饱,一遍一遍的跟妈妈说你多吃点,我够了,回来就是想多做点花样让你能有胃口多吃点,不够我会做多一点,你别担心我吃不饱,可妈妈还是固执的每顿饭都让我多吃点,总怕我吃不饱的样子。
晚饭后,妈妈又一再的告诉我哪里有饼干还有什么零食,说晚上饿了就吃一点,我说我晚上不吃东西的,几十年都这样,我也不会饿,妈妈你别操心我,可妈妈依然是每天都要说至少一遍。
妈妈这样,我也能够理解,小的时候,我就饭量小,吃的少,现在回家照顾她,她内心里也不想我受委屈也怕我吃不饱,可现在是怕吃不饱的时候吗,我说妈妈现在提倡少吃一点,再说我回家来都吃胖了,你别担心,妈妈听我说胖了,还看看我说是吗,不胖。虽然理解,可是妈妈重复的说重复的说,有时候,还真的会有些烦躁,把控着自己不表现出来罢了。
妈妈已经八十多岁,她的重复又重复和稍觉啰嗦的担心是有一些“病”的因素的,这个我也能够理解,除了平衡自己的情绪也还要好好的安抚妈妈。每每这个时候,我也会反观自己,让那些平时和女儿有不快的画面重演一遍,就觉得自己有时候也是说的多了,虽然还算是很克制,但人家只需要你说一遍的时候,你多说了一遍也是多啊,趁现在还没有“生病”,养成不多说的好习惯最要紧。各自独立,不干扰,不干涉,才能平安无事吧。
我们这一代人与上一代的父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人到了祖父母的辈分上又与上一代父母差不多了,就像是一种叛逆后的回归,还是心疼每日忙碌的孩子,还是接管呀呀的孙子,然后自己也就再一次的受累了,而只是受累倒也没有什么,最怕的是还要受气。
还有一句老话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做了父母,多多少少的就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能想象出自己小的时候,父母是怎么拉扯自己的,照比我们现在带孩子,条件要艰苦多了,也就不容易的多。
时代是进步了,经济是发展了,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的父母这代人,也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或多或少的受着疾病的折磨,在优裕的条件下艰难的活着,也许很多的不适他们自己都感知不到,但他们的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子女。
回到本文的开头,本来是想说我们这代人与子女的关系的,却扯到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去了,写着写着就觉得有点乱,有点信马由缰了。主旨还是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这一代有的人对孩子是关照太多,反不融洽,我觉得那也是子女对父母体谅不够。而我们自己呢,既要照顾下一代也不能不管上一代,是体会着自己父母的拳拳之心,也怀揣着一颗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是对“可怜天下父母心”比较有感触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