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琐记(2)
(2016-04-05 20:32:02)
标签:
生活繁杂事物琐记 |
分类: 随笔 |
★轮班与倒计时
妈妈住院之后,和弟弟同时在家照顾了妈妈一段时间,妈妈出院之后,弟弟和我商量,轮流照顾老妈,因为老妈的身体愈弱,没人在跟前是不行的,大姐跟儿子媳妇同住要管着两个孙辈孩子,很累很忙很无奈,所以也不能把她列入轮值表,就我们二人来轮班,两家互相照应也不必定死了时间,问我可否,我自然是没有意见。
这样一来大概啥时回惠州,啥时在深圳,基本就可事先知道,比较明确,不像过去,心一动就走,想住或没空回都很随意,就觉得,到了这个阶段,生活中的关键词就是“轮班”和“倒计时”。
★顺风车
上回从惠州回深圳,叫了个专车到龙岗转地铁,算是“曲线救国”,这回由深圳到惠州,有两个选择,一是地铁到龙岗再转大巴,一是到罗湖汽车总站搭乘长途汽车。后来选择了罗湖汽车站。
早上起来吃早餐的时候,又觉得颇费事,一段走一段公交车,到了车站还得等,就随口问不知专车到惠州多少钱,又说可能很贵,算了吧。女儿说我给你看看有没有顺风车吧,拼车可以不,会更便宜,当然可以。也是巧,边说边查还真就有,说八点四十在我家附近开车,这时已经快八点半了,我赶紧吃了东西收拾收拾出门,人家因为近就在小区门口等了,这顺风车是真方便了,还快,又接了一个人,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惠州,而所花费用跟公共汽车也差不多。
★读图时代
说读图时代是因为现在人们更愿意用图片来说话吧,拿图片来表达,来说明各种问题,当然也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各地的风光,各种的场景,都在图片里尽显无遗。有了微信,传图片是越发的方便快捷了,也让生活中的沟通容易了很多。比如你要买个什么,需要跟家里人商量,就可以发张图片给对方,对方认可就可以决定了,这要在过去,在电话里还不知道得怎样的一番描述呢。平日里简单的一句:发张图来看看,经过了怎样的一个进步历程,想想,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的时代也很是有幸。
★不忍直视
那天到同学家,跟同学的小外孙女玩,同学到厨房里忙做饭,还剁了半只鸡准备清蒸,小姑娘里里外外的穿梭,一会儿,小姑娘过来拉我进厨房说小燕子姥姥你来,我跟着进了厨房,小姑娘让我看那盘子鸡肉,嘴里说“真是不忍直视”,这一句“不忍直视”让我忍俊不禁,我说你这词用的,可以啊,这样说,那所有的肉类都是不忍直视的了哦,那就只能吃素了,小姑娘呵呵一乐。
要么就全部吃素,要么就像古人说的“君子远庖厨”了,只是不知道小姑娘能否明白,所以我也没说,心里想想而已。
★两套生物钟
深圳惠州两地走,作息时间不太一样,就觉得自己是有两套生物钟的,在深圳晚睡晚起,很自如,在惠州则是早睡早起或晚睡早起,也还是可以适应。另外呢,在深圳自己家里,睡觉都比较沉,几乎可以一觉到天亮,而到了妈妈家觉就睡的轻,有动静立刻就能醒。在自己家有些“迟钝”,不那么急迫嘛,在妈妈这里就“敏捷”的多,有时候自己也觉得神奇,好像身体里装着两套系统,到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启动相适应的那套系统,都能运转起来。
说到底,人都是有适应能力的,如我这样生活不太有规律的,也并不就是不好的,所谓没有规律就像有几种规律,哪一套拿出来都能用,怎么样都能适应,不会卡壳不会凝滞,也不大容易出错,这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