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知道
(2016-01-04 13:07:45)
标签:
环境保护小事作为 |
分类: 随笔 |
只是,实际做到抵制或不用就很难。水资源也一样,我们往往会觉得你日常节水,作用有多大呢,一场暴雨来了,城市就淹了,然后,流走的水比你节约一年的还要多很多。
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各种污染越来越多,食品的安全性经常被怀疑,这些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作为个人,能做的有多少呢。
昨天,说了一点看法就是“小作小为助环保”,在微信群里一说,有朋友就回应,说确实应该从自己做起,有的朋友说“活得问心无愧最好”,对呀,能问心无愧最好,对谁问心无愧?就是对地球问心无愧,对环境问心无愧,对子孙后代问心无愧。
想想我们的上一代人和上上一代人,他们厉行节俭,虽然这个跟生活贫困物质匮乏有关,但那时没有那么多的塑料制品,买菜提篮子,买块肉用草绳系上,买点心用纸包,这些包装的材料不是能很快的腐化掉就是能反复的使用,对环境一点负担也没有。
现在,我们是一味的求多,什么都多,造成过分包装,过分消费,为了方便自己就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其实,一次性的物品使用的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就越大。
过分的使用化肥使用农药,买来的菜还敢生吃吗,水果不削皮敢吃吗,不能削皮的水果不是要泡了又泡,洗了又洗才敢吃吗,去到乡村见到有机菜,农民告诉你这菜可以直接吃,你是不是感动的要掉眼泪,恨不得都买回家去,那要是我们所有的农田都是这样种植呢,那不就是“天天都是好日子”了吗!
我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我跟她说环保,她有了认识,慢慢长大,这个认识也一直跟着她,因为咨询的发达,她能得到的信息量更大了,有时候反过来告诉我,但是,在自身做到这一点上也越来越松懈了,我也常常提醒,就是我们能做到的就应该做到,虽然很微不足道。
人,有时候是有一种潜意识的,觉得什么不好,就不愿意再去沾,知道什么可能有毒,就不会再去吃,潜意识里就抗拒,在生活中,我最为忧虑的是塑料袋和电池,所以,用过的电池会攒着,放到专门回收电池的地方,塑料袋是能不用就不用,不得不用的就反复使用,分分类,能再用几次的就连续用,不能用的就装垃圾,虽然麻烦一点,但心安一点。
去年我做了一个表格,算作提醒自己尽量不用塑料袋,买菜购物都自备袋子,但家里还是会有一些塑料袋进来,我今年的打算就是,尽可能的不让新的塑料袋进家,而家里过去攒下的就反复利用。
曾经看电视介绍一个外国人,他在郊外过几乎自给自足的生活,尽量不产生垃圾,那一年他一个家庭不得不产生的垃圾好像是两斤还是两公斤,这个主人说,他要争取下一年不产生垃圾。要做到这一点有多么不容易,但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尽量朝这个目标走呢?
今天又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日本的一个乡村老人用树叶赚钱,但文章内容有更大的部分是说环境保护的,那个地方的人把垃圾分类从六七种细化到34种,尽可能的旧物再利用,如果大家、所有的人都能这么做呢。
虽然我也总是觉得个人力量太小,对环境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看看那些一直在做的人,觉得还是不能放弃,就像微信朋友说的,要活得问心无愧最好,人类不是要繁衍吗,我们不是爱我们的孩子吗,那么我们要尽量的做到对子孙后代问心无愧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