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浮世绘之穿戴》,在转微信圈的时候,屡屡出错,就又在博客里调整,来来回回好几趟,也许这就给今天的错误埋下了伏笔。
昨天夜里才写好《同学相见不相识》这篇,没有发送,留在自己的文档里了,今天上午想着把它发了吧,就进了文档,因为文档里还有之前的几篇,要下拉才能看到新的这篇,就动了删除的念头。
本来我的稿子都是不删的,这两年不是主要在广州吗,文档都存在手提电脑里了,而最近这段时间呢,又主要是在深圳,从十一月开始的文档又都在家里的电脑里了,所以在惠州和广州的这临时的在笔记本里的这几篇,就觉得删了也可以。
今天就是这个念头惹了祸。先在文档里找昨天写的同学这篇,因为下拉的烦恼,就像删掉前面的,反正再从博客上复制到家里那台电脑里去归类就行了,就毫不犹豫的删了前面临时写的几篇,只留下同学这一篇。待复制了这篇准备到博客里发文的时候,又史无前例的没有点中那个“发博文”键,而是点了最上面一篇的“编辑”键,而错误本来在这里是可以终止的,却阴差阳错的一直错下去了。
在我认为的发博文这里,我准备粘贴新的这篇的时候,一看怎么正文处有《穿戴》这篇的正文,好生奇怪,我一想,昨天反复过一次,一定是留了草稿在这里,就把图文都抹掉了,重新粘贴新的,在写标题和填标签的时候,还是有上一篇的文字,到这时我应该警醒的,还是没有,做了覆盖,最后,在发送的时候,看到竟然是“编辑完成”,我这才恍然,但我还是一下子点击下去,这才是“一击足成千古恨”呐!
再回头,昨天写的那篇《浮世绘之穿戴》就无影无踪了,电话跟女儿说,女儿说你这样的操作是找不回来的了。
我到微博里看,也没有了,这是因为从根子上铲除了,就想起以前看一个朋友在微信圈的一篇文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错字,我说应该改,朋友说知道笔误了,但是改不了了,在微信里是没法改的,只有回到源头的博客里去改,当时我想到了这个,现在也印证了,从源头上取消了,就到哪都找不到了,这也让我认识到,源头很重要,不能轻易删除,还有就是源头错了就会一直的把错误延展下去,要改就在源头改。
今天的这个错算是个大错,一是我写博客整整九年了,从来没有这样错过,真是鬼使神差,第二是一步错步步错,若不是昨天那篇有过反复的记录我就会谨慎些,这也是一个犯错的铺垫,第三就是今天有点心急有点大意了,第四,也许这就是“颠沛流离”的结果,两台电脑的存档问题也很烦恼,如果没有最先删了文档的留存,复制一遍就得了,现在就是个全无影踪了。
是否重写又很困扰,本来这个穿戴的话题是很早就想写的,终于成文也算了了一个心事,没想到却给删了,再写,也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原样,女儿电话里说:再写一遍呗,说不定比那篇写的更好呢,这算是鼓励吧。
其实,一直以来,写写划划的也就是个爱好,也没有什么长进和提高,慢慢的就成了习惯,
每天都说些闲话,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因为自己对自己要求不高,也就不是很难的事,但是一个话题写两遍,这还真是很少有的情况,今天,莫不是又要重新体验一下?真是错的离谱,错的任性,最后,希望能错出点新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