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搬家,在记忆里搜寻,似乎没有多少这方面的资料,小时候在大院里住,第一次的搬家应该是从广州的大院搬到惠州的大院,那时我才八岁,自然是什么也不用管,什么手也没搭,就坐着大卡车“轰轰烈烈”的到了惠州,那时也没有什么家具,都是部队提供的,桌子上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些喷上的油漆字,自家也就是两口樟木箱子吧,再就是几个包袱。
高中那年也般过一次,就是从营区里的这一栋般到另一栋,好像连打包都不用,来了几个战士,一部车,东西装上去,挪个地方就是了。
之后就是自己的小家了,成家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也没有铺张的礼仪,大概就是那种两人的东西合一块就成了个家的意思。生孩子那年倒是因为单位分房般了一次家,不过因为正休着产假,那个简单的家也是娃她爸自己搬的。
那个小家,那套房子就从女儿出生始一直住到现在,再没有搬家的经历了,一晃快三十年了,感叹吧,三十年又如何,还不是一眨眼的样子。
这就到了2013年8月,老爸住院,在广州,一开始是住医院的招待所,又住了一段时间酒店,就为了照顾陪伴老爸,根据当时的情况,还是租个房子比较合适,女儿也辞了深圳的工作在广州找了个工作,我们母女二人就在广州住下来了。
这房子一租下来,就等于又安了个家,这个家也因为我和女儿的不愿意“对付”,喜欢舒适一些,而渐渐的丰满起来,从深圳蚂蚁搬家燕子衔泥似得转移了一些物品过来,又网购了一些物品,还不时的临时添置一点,这个家又变得臃肿起来。
看看,还真就像是过日子的样子,这一住也快两年了。原来也是做了长住的打算的可事情也不像自己预料的那样,这不,又面临撤退了,真是不经历不知道,原来安一个家比撤一个家容易多了,安家是一点点的往里填,撤呢,就得一股脑的清空,这真是让人头大的事。
上个月,收拾了一些东西,带回深圳,那只是一些书籍本子和手工材料,看起来已经是很壮观的好几件行李了,最近女儿又辞了职,深圳那边的工作也已谈妥,这个搬家的事就很紧迫的到了眼前,昨天把车开过来,让女儿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先搬回去,这一整就十多件(虽然有的很小件),女儿先回去上班,我呢留下来继续收拾,希望能如愿的在一周之内完成。
回想这两年所发生的一切,老爸生病这件事,真是一件颠覆性的事,颠覆了我以往很多的已经成型的观念,颠覆之下的副产品就是,一点点垒窝的时候,孤独无援,撤退的时候,依然是孤独无援。倒也没啥,就这么和乐观的女儿一起打包,嘻嘻哈哈的也完成了一半了。
也许,这次搬家会让我更乐观更坚强吧,说到底,还不是自己太任性吗,怪谁呢,能怪爸爸生病吗,你既然那么任性的要在医院陪伴那之后的一切你就要自己承担,不过如此。好在本人还是能承担的起的,本来也喜欢体验,体验一切内容不一样的生活和事情。
这是今天启动的第二批物资,我写下这些的时候,女儿也应该差不多把它们运到深圳了,难的是上楼,女儿又
得发挥她女汉子的精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