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从惠州西湖边走过,看到湖边放置了一些救生圈,放置救生圈的箱子上有“紧急使用,敲碎玻璃”的字样,这些箱子都安然无恙,救生圈也安安静静的。
今天看到同学在朋友圈里发了西湖救生圈的图片,触动了我心里“救生”的话题,也让我想起,我爸妈家在罗浮山的时候我放假回家,在山边那个天然游泳池游泳,一个邻居的小女孩跟我一起去游泳,没想到一下踩到深水区,小女孩没顶还死死的拽着我,我在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喊岸边的小五“快扔个游泳圈来”,小五很给力,马上就扔过来了,这才让我的邻居女孩抓着游泳圈游回岸边。
这一次的经历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让我后怕,本来我是会游泳的,可是被人一拽就马上觉得无能为力了,可能也就是这一次之后,我对游泳没有兴趣,在潜意识里也特别怕水。
对了,那时,我们管救生圈叫游泳圈,只觉得游泳的时候带着安全,其实,这个游泳圈的本来作用不是用来玩的,是有救生的功能的。
说到“救生”,在当今的社会,有很多让我们失望和不知所措的事件,比如医生在出行途中抢救病人,之后竟然会因“非法行医”而成被告,当街看到老人摔倒去扶,会被讹成“凶手”,要承担赔偿责任。
眼下,又是候鸟迁徙的季节,那些盗猎的人又开始张网捕鸟了,一张大网一次就能捕捉几十只小鸟,包括珍惜鸟类,在志愿者和警方的努力下很多小鸟被救,当他们与盗猎者“狭路相逢”时,盗猎者竟然说捉鸟是为了放生。
志愿者和警察阻止盗猎,是保护野生动物,对每一只小鸟和动物个体,那就是救生。在他人遇到灾难的时候,伸一伸手,给予适当帮助那就是救生,有人在水中溺水或体力不支,一个游泳圈就是救生的工具,救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生物圈里,和谐共处没有杀戮,那该多好,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猜忌互相陷害而是互助互爱同舟共济守望相助,那该多好。生物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救生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