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茹和“静茹聊心理”

(2015-05-29 20:19:44)
标签:

自愿者

漫画家

静茹

聊心理

分类: 随笔
       和静茹认识,还是因为“自然之友”,静茹以召集人的身份和小组成员见面并开会,这一次见面见识了静茹的干练和爽快,之后因为忙自家的事情再没和静茹见面。
      知道静茹热衷环保关注公益,通过静茹的博客和媒体的报道知道了静茹更多的情况,静茹是深圳漫画家,环保志愿者。现任绿种子教育动漫教师和环保讲师。
      互加了微信之后,经常看静茹聊心理,很受益,心理问题谁都会遇到,想不通想不透的时候就会纠结就会郁结,看看专业的分析意见,不无裨益。
      经常会遇到反复说一个话题的人,有时候自己也会,为什么呢,让我们看静茹怎么说,这是静茹今天发在微信圈里的“静茹聊心理”,特意转给我更多的朋友看看----

静茹聊心理:
        一个人能够把一件事说上三遍四遍,他其实很清楚自己是说过的,但还忍不住要重复。那为啥一个人说了几遍的事,还忍不住的要重复呢? 每个人都有一个重要话题的设置,当他把一件事设置为重要话题,会首选强调它,并且只要谈到相关话题,它就会被激活。之所以会不断的重复,就是因为潜意识告诉他,这个话题是重要的,重要的事要强调,要重复。 
      其实一件事重复两次这不奇怪,也不会招人烦。但是,一天内说了三次四次,每次见到他还会再强调,那就真的让人烦死了。这说明,他只设置了自己的重要话题,却没有设置这个话题的反馈体系,更没有设置别人的重要话题。这实际上是一个有漏洞的机制,这个机制的运转,都是围绕自己的,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被视为太自我。 一个太自我的人,只有宣泄和表达的机制,缺少倾听和交流的机制。这个漏洞就会让此人甚是招人烦了。其实我基本上也是这一类人,只不过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可以尽量控制。 凡是过于自我,习惯重复话题的人,不过就属于以下几类。 
      一类是老人,老人的重要话题内容更新慢,记忆力老化,反馈机制缓慢,容易陷于自我状态,容易唠叨。 还有一类,属于利己短见者。他们急功近利的追求结果,凡是不能马上得到利益的事,他就没兴趣,凡是马上看得到利益的话题,都被设置为重要话题。为了得到眼前利益,他不惜见人就说自己的重要话题。你看那种陷入销售状态的人,见人就说他的产品好,不分场合地点,不管别人的感受,烦死你了,他却视而不见。还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个好成绩,或者为了让孩子改掉一个坏习惯,不分场合时间,反反复复的说教,烦死你他也浑然不知。此类人的自我,源自急功近利,对话题强调的效果过于自信。 
      还有一类就是专业人士,也包括我自己。这类人太自我,是因为这类人属于痴迷型,在某个领悟甚至成为专家。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充满表达成果的愿望,正因为在专业领域研究太深,在人际互动方面设置的反馈机制就很薄弱。我见过很多好的教授,讲一辈子诗经,每每讲到痴情处还会热泪纵横。 
      诗人海子曾到一个小饭馆,他对老板说:“老板请给我酒喝,我给你朗诵诗歌。”老板说:“大哥,我可以给你酒喝,但我求你别在我这朗诵诗,我还要做生意呢。”你就看得出,海子多么的自我,他心中最重要的话题永远是诗。凡是这样的人,成为一个招人烦的家伙,是因为他内心有个很大很大的爱,他太痴迷于自己的热爱了,忘记这个世界还有别人的话题,还有不关心这个话题的人。这样的人,很多都是专业精英,是能够给世界创造一些价值的人,尽管有时候招人烦,但那份激情是值得给点一个赞的。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拒绝倾听他人,强加给他人自己的话题也要点赞。因为每个人的话题都需要尊重。 我可能不爱听你的话题,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话题的权力。但是,当你重复了三次以上,我也可能无情的对你说:对不起,你说过三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轻人跳起来
后一篇:吃在广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