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圈子再放大一点看看
(2015-02-23 21:42:47)
标签:
亲情爱心家庭生活 |
分类: 随笔 |
那些年,我办了内退手续,经常回家陪父母,跑的比较勤,在家呆的时间也比较多,那时,爸爸妈妈都很开心很宽慰,我回家也都是说些让爸妈高兴的事,讲些新鲜事,也开始尝试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样的话。
这个话很不容易说出口,一旦说出来就容易了,让人高兴的是爸爸妈妈很受用,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常说让我经常回家陪他们,说他们越来越老了。虽然那时也偶尔会被姐姐说不用回的那么勤,别把爸妈惯坏了,我却还是一如既往。到爸爸第一次住院四个月之后,弟弟也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世上的爸妈都是被女儿惯坏的。
那时,父母身体都还好,虽然妈妈有先心也不时的要住院,但总体是陪着他们生活并没有什么负担。在一次和同学们的聚会时我听我一个要好的同学说到她的母亲这两年身体不好,离不开人,而她还要上班,请了保姆照顾妈妈,还每天做好早餐给母亲送去之后才去上班,每天下班也都要去看看母亲才回自己家,每逢母亲住院的时候都是她张罗她照顾。
同学还说了很多细碎的小事,怎么照顾母亲,怎么和父母说话,怎么安抚父母,我当时听了,无比佩服并大感惭愧,觉得之前还自以为做的不错,其实好多事自己是做不到的,跟同学一比,我觉得还差得很远。
后来,爸爸病了,住进医院,我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觉得爸爸身边应该有人陪伴,也就留在了医院,有朋友说我这样做不容易,挺辛苦,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关于没有必要一说就先不争辩了,就说是否容易吧,我觉得请了护工,我也就是帮帮忙,陪着爸爸说说话,让爸爸不至于有孤单的感觉,这样的陪伴并不太累。
在医院的时间长了,就能看到和听到一些事情,比如,我爸爸的邻居丁叔叔住院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丁叔叔的老伴孙阿姨一直陪护身旁,还没有请护工,一切都自己亲力亲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坚持了五年,孙阿姨自己还一身病痛,也七十多岁的人了。
推爸爸去透析室的时候,能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阿姨,应该也是七十多八十岁的人了,用轮椅推着老伴去透析,一个星期三四次,那天问阿姨,叔叔住院多久了,阿姨说“八年了”,在医院一呆就是八年!
听朋友说她的一个朋友,和老公一起照顾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的老妈妈十多年,把老人照顾的妥妥的,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累和烦的话,也从来没有抱怨过,那位做女婿的和别人说起时,完全是自热而然,说“照顾老人不是应该的吗。”
还有一个朋友,也是自己在家照顾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老人虽然不认识人了,但是生活的很好,“精神”身体都不错,这一照顾也是十多年,老人现在九十多岁了,依然“健康”的活的好好的。
几年前,好像是新闻联播的一条新闻,很短,说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女儿照顾九十多岁的妈妈,这个九十多岁的老妈妈还是卧床不起的,这个照顾起来有多累有多不容易,我是现在才知道的。节目中,那个七十多岁的女儿说能跟母亲在一起能照顾母亲就是幸福的。
今年的“春晚”,一开始就介绍了一对母子,儿子今年64岁,一直自己照顾植物人母亲,终于,三十一年后,母亲醒了,今年89岁的老母亲还到了春晚的现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