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15-02-17 23:07:09)
标签:
医院病人生死选择 |
分类: 随笔 |
中国有句老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说的是对生命的珍惜留恋和不舍,人之离去总是那么突然,总是有那么多未了的事,所以,人很挣扎。
我们这一代人,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上一辈人对生死的看法尤其对死的看法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比较看的开了。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人普遍都比较长寿,看到的疾病也就多了,看到疾病对病人以及对病人家属的折磨也就多了,因此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前几年,看到央视一个节目,说到如何对待死亡这个问题,节目请了嘉宾罗点点女士,罗点点原本是一个医生,她用她的专业知识和所见所想谈了很多关于病人临终的问题,抢救的问题和个人的选择问题,我就是在这次节目中知道了有一种文件叫做“我的五个要求”,罗点点女士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我的死亡谁做主》,这本书从多个方面谈了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自我选择或亲人为他做出的选择。
我看了这本书,觉得罗点点女士说的非常有道理,也确实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死亡,并能够在事先有所预想,有所准备,让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
书中提到一种观点,“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说起来就是注意保健,并且在最后不要受不必要的痛苦。朋友们在一起也会议论这样的问题,因为家家都有老人,几乎都经历过家有病人的陪护过程,大家也都说,到自己老了千万别遭罪,能痛痛快快的走最好。
可是,事情,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你怎么判断所谓的“垂危”,你怎么知道这一轮的抢救成功之后不会有一大段的“好日子”,确实,病人有时候真的是很遭罪,可是你不抢救?你怎么能确定就抢救不过来呢。
爸爸最近身体更衰弱了,一月底进重症室,在里面呆了十五天,出来了,我问爸爸好几天没看见我了吧,爸爸点点头,我说你这几天比较重,发高烧,给你隔离了,我们能看见你,你看不见我们,医生给你特殊的治疗,你又熬过了一关,回到普通病房了,这样我又可以陪在你身边了,过几天就过年了,妈妈和穗剑姐姐他们都来,我们在这过年,爸爸点点头又问不回家?我说你现在还没好,还要修养一段,我们就在医院过年吧,妈妈也来,我们全家都在这,不也跟在家过年是一样的吗,爸爸点点头,很欣慰的样子。
爸爸在重症室的时候,我们每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探视,看到爸爸用机器维持生命,看到爸爸骨瘦如柴,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医生每次介绍病情都说爸爸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再这么呼吸衰竭,就考虑要切开气管了。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让人寝食难安,如果说,不做这个手术,爸爸就随时有危险,做了呢,也还是有危险,但比不做好。以我个人的想法当然不想爸爸遭罪,可是想想,这样的处理,虽说影响生活质量,可爸爸本来不就已经没有生活质量可言了吗,但爸爸是清醒的,我还可以每天陪着他说话,给他念书,给他按摩,还可以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欣慰,满意,和快乐。
而爸爸本人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病,我跟爸爸说话爸爸都很认真的看着我听着,然后点头或摇头或说出自己的意见,爸爸见到来看他的家人的时候是那么高兴,笑的是那么灿烂。
我只是希望,手术,只是一个遭罪的过程,过后,爸爸能舒服一些,即使是卧床,即使是不能自如的活动,却能顺畅的呼吸,即使是病重也不要那么的艰难。
有些事,说起来简单,遇到了才知道有多复杂有多难办,生死的事,更是这样,这样的事,我们都没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