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两三天
(2014-06-27 13:01:48)
标签:
家事世事普通事闲话 |
分类: 随笔 |
原来定在月末的26或27号回深圳的,后来因为小胡的事情有变我决定提前回,周一晚大雨淹水,所以没敢决定第二天走不走,周二早上天晴,起了床收拾了行李就往火车站赶了,到了车站买了票,心里还是不踏实,想了想,就是没跟爸爸打招呼,心里惦记。
好在,这天上午女儿有事,先去医院看了姥爷才回公司,这样到我周四返回医院,只有一天的时间是空着的。
周二上午11点多到深圳,周四午饭后赶火车,在深圳就两天多的时间,前后三天,但这两三天还是做了不少事,很饱满。
第一天,下了火车直接奔了理发馆,把头发染了,出来已经一点多,想到那家常去的“牛记”快餐店吃个午饭,没想到快餐店已经易主,成了湖南菜馆,算了,往家走,到“快乐蜂”买了个面包一杯咖啡,打发了午饭。
回到家就把上回回家换下的两床被套洗了晾上,又开始搞卫生,原来没人住的房子也会有灰尘,边抹地边和惠玲约了晚上见面,她给我送荔枝过来,一起吃个晚饭再到我家装点梅子酒。
拿到卫东从农场送出来的荔枝已经八点多了,送过来,在静颐素食馆吃了晚饭,到我家,把泡了一年多的梅子酒的坛子启封,装了四瓶,那酒,够日子了,真香,我和惠玲一边装一边品尝,赞不绝口。
第二天,小杨说安排好了,全由她包了。上午我们要一起回单位办事,路上顺带还有别的事也一并办好了,在单位又到小苗的办公室坐坐,室外大雨,就没急着走,到午饭的点儿上,小苗说上饭堂吧,又到十几年没有光顾的单位饭堂吃饭,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饭堂伙食出乎意外的好,吃的饱饱的,心满意足。
然后到小杨家喝茶,看她的旅游照片,顺手帮她整理分类了一下电脑中的照片,再就是取回了她千里迢迢给我带回的珍贵的礼物——那些全球最富裕地区和最浪漫海岸的沙子和小石头。
到晚饭时间又和小杨夫妇一起吃了客家菜,这个菜馆的老板把客家菜稍作改良,不那么咸了,味道也更好吃,这一顿也是吃的很舒服很满足。
晚上回家收了前一天洗的被子,又洗了一缸冬季的衣服,洗了沐浴用的浴巾,家里久不住人,这段时间又总是下雨,家里有霉味,收拾卫生开窗透气是少不了的,两天都是抽空搞卫生,不是大扫除,却也见得到效果,心里也很高兴。
这就到第三天了,本来想早点出门,又忍不住不整理那些沙子,就开始动手,整理好也接近中午了,家里也没有菜,想想,还是去阿丽那蹭顿饭吧,打了电话,收拾好行李,背一包拎一袋就到了阿丽的店里,午饭是番薯米饭,红烧肉,炒黄秋葵,蒸鹅等菜,这是真正的住家菜,当然很好吃,回家这三两天,没有动火,顿顿都吃的美滋滋的,感觉自己好有福气。
饭后,阿丽又泡了上好的普洱,喝了茶,再装上一杯,问阿丽能否“嘀嘀打车”,阿丽说装了这个软件,还没用过,一试,成功,乘车到了火车站,买上买票马上上车,一点没耽误,到了广州,回家,安顿了一下,往医院去看爸爸,路上买了两块钱的东北大饼(千层饼),在病房和爸爸聊天,把饼吃了,算是晚饭。
爸爸看我来了,眼睛睁的大大的,我说我有事回了一趟深圳,赶紧就回来了,你这两天没看到我吧,爸爸点点头,我说想我了吗,爸爸又点点头。我给爸爸按摩,爸爸很快就睡着了。
回头看我写的这些,看上去有些无聊无趣,但是这并没有违背我“记事、记录”的初衷,我所记,有与朋友的交往,也通过事记录朋友的情谊,还可以通过记录看到世事的变迁,比如“牛记”,在桂园路上这家,我们常常光顾,它开了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吧,还是关张了,那个“快乐蜂”面包店,刚刚营业时推出一款蛋糕,竟风靡深圳,好多住的很远的人都来买,现在这款蛋糕不是主打了,但是店里面包蛋糕品种多,新鲜,店员也亲切,又有小桌椅,有饮品,可以坐在这里吃,也是小二十年了吧,我第一次坐在这里吃了一次算是午饭的午饭。
还有新生事物,比如“嘀嘀打车”,以往我都是走到路口拦车,负重的时候还真有点吃力,有时候等很久都没有车,这“嘀嘀打车”就便宜的多了,坐着喝茶等就行,还有就是那个做头的师傅,也是跟了多年,为什么到了广州还回来染发呢,就是熟悉了,不用说什么也不用讨价还价,每次都满意而归,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