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阵父子兵的传承

(2014-01-13 10:00:02)
标签:

传统

男权

父亲

儿子

杂谈

分类: 随笔

    这两天翻看电视节目,又看到一个《隋唐英雄》,古装剧我一直不太有兴趣看,随便的看了几眼,里面一个情节是唐王李渊有心谋反,被皇帝杨广察觉,杨广说:李渊父子要反。这一句“李渊父子要反”,让我有了一连串的联想。

李渊有几个儿子,都是父亲的手下强将,随父亲出征打仗,守疆卫土,亦是同心协力。如此一看,还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作为一个强将,儿子多,是有绝对优势的。而我们一直以来听到的看到的重男轻女现象,或者说儿子才是一个家庭的继承人之类的,都是来自于这种上阵父子兵的传承吧。

农耕时代,家庭富裕全靠土地,而耕作土地,无疑是男人的力气大些,谁家的儿子多大概就收成多,更容易富裕起来吧。一个父亲带着几个儿子,浩浩荡荡的下地,勤勤恳恳的种庄稼,然后收回大量的粮食,这是后来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多生几个儿子的根源吧。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就“扎”在家里了,要成家,一定是把女子娶回家,娶回的女子还要随了夫家的姓,那时的女子好没有地位,除非你生了儿子,然后熬成婆。

是因为是男权社会的原因么,男人都希望自己有儿子,没有儿子就叫做无后,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有后而不孝又怎么说呢。

人的观念真的很有意思,有的东西传了几千年都不会变化,也不管合不合理,可能能传下来就有它的理由吧。那些固有的观念很顽固的驻守在人的脑子里,都不用谁去宣讲,难道这也属于一种远古的自然的遗传?我想是的,人的基因中留存了远古的记忆。

    社会再怎么变,有些传统的东西都不会变,精华糟粕并存,在越来越多人讲国学讲传统的当下,有些并不健康的东西反而春风吹又生,连法律都管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