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日里的小团圆

标签:
节日团圆美食亲情友情休闲 |
分类: 随笔 |
趁着国庆七天假,我的妹妹小玲(老叔家的女儿)和妹夫小王到惠州(广州)来看我的父母,父亲住院,正轮到姐姐陪护,我回家陪妈妈,正好到火车站接从东北来的妹妹妹夫。
小玲带来了我老叔在自家院子里种的大南瓜,足足有十斤重,我老叔特别嘱咐这个瓜每家都分一块,都尝一尝,在离开惠州,我回深圳,我女儿带着小玲他们去广州之前,把这个瓜给分开了,我说,原来这就叫“瓜分”呐。
节日期间,惠玲也在惠州,她说我家有客人,她在家请我们吃顿饭,我说这么多人,不麻烦么,惠玲说不麻烦,这就准备了,二号,我们一家五个人就浩浩荡荡的到惠玲家去吃饭了,惠玲快手,一会儿就八个菜摆上桌了,还有一个花生木瓜汤,好喝的不得了,那些菜,当然也是做的非常的可口,我们都边吃边赞,七个人,喝了两瓶酒。对了,那酒,是小梅今年四月到梅园摘的梅子自己泡的,给了惠玲两瓶,真好喝。
三号又到惠州的味道厨房吃了一顿客家菜,这是为请小玲两口子的,毕竟到了惠州,这客家菜还是要吃一吃的,还是请了惠玲夫妇作陪。这家菜馆是同学小华介绍的,食材的品质好,可以放心食用,我们同学聚会知青聚会也多在这里。怕节日人多,就托小华给预定了一间房,惠玲点的几个菜也都十分的好,色香味俱全,大家品尝之下都赞不绝口。
这个节日在惠州四天,除了这两个大餐,都是在家里吃的,我一直对做菜这事发憷,人多更甚,没想到小玲说,没事,我来。这几天,小玲两口子就上市场采购,回来就做,我倒袖手旁观吃现成的了,这实在是太意外了,我跟小玲说,不用我做饭,还有这么好吃的饭菜,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小玲说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还说在家都是她做,就是她自己没成家的时候,跟我老叔老婶那也都是她做,小玲做的菜还真好吃。我心里暗暗的想,是不是名字里有个“玲”字的女子都会做菜啊,比如眼前的这个小玲,还有惠玲。
老叔特别嘱咐小玲到我们家来要做一顿南瓜给我们吃,小玲就上市场买了螃蟹,炖了南瓜,没吃的时候,我想,这么普通的南瓜用螃蟹来炖是不是太奢侈了,待做好上桌一吃,才知道有多好吃!南瓜的甜和螃蟹的鲜那是绝配,而螃蟹的肉里浸满了南瓜的甜汁,一口下去,蟹肉嫩滑而香甜,这样的菜吃起来会让你觉得此生足矣,别无所求。
小玲还特地到梨园买了我们老家的特产“南国梨”来,买的时候是青皮的,到这就全都黄了,小玲说就是怕这梨一下子就熟透了。这种梨只有我们老家那块地方有,季节性还特别强,也不好储存,所以,这时候吃这种梨,就有抓紧尝鲜的意思了。
南国梨特别的香,刚刚成熟的时候吃,还是脆的,放一放,熟透了,就变成软糯的,那口感也非常不错。小玲从行李袋中把梨子拿出来的时候,立马就觉得香气扑鼻,四溢的香气在屋子里飘散。
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小玲这一趟可是礼重情义重啊,南瓜,南国梨(北方的梨叫这个名字,总觉得蹊跷),山里红,还有肉肠和酸菜(自家渍的),两个袋子可重了。这些老家的东西都是家乡的味道,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的一片心,所有的情意都在这些东西里都在这些气味中了。
说回来,这个节日,是个小团圆的节日,老父亲这在医院,让人揪心。好在现在有双休,有黄金周,假日充裕,远在异地的亲人就能利用这个时间过来走走,实现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小团圆。
惠玲的菜,这个凉菜乘2~~好吃好看~~
豉油大虾~~
咕噜肉~~
姜葱炒蟹~~
萝卜牛腩~~
炒鱿鱼~~
盐水菜心~~
有汤有菜有酒,最重要的是有螃蟹,今年入秋第一次吃螃蟹~~
小玲炖的酸菜~~
小玲做的南瓜炖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