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本不同的书

(2013-07-02 21:16:28)
标签:

丝山秋子

马原

林文月

作品

阅读

文化

分类: 阅读札记

看过的书,记录一下已经成为习惯了,也说不上是读后感,有的书看过就看过了,只是记录一下而已,备忘的意思吧。

《在海上等你》是sul介绍的,日本丝山秋子的作品,《在海上等你》获得134届芥川奖。Sul说: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这样的小说也得奖。这本书里还收了另一个中篇《勤劳感谢日》,两个中篇,薄薄的一个小册子。

小说还是小说,都是生活中的事,《勤劳感谢日》反映的是大龄青年的平淡的一天,《在海上等你》倒是有些意思,在一起工作的两个年轻人,是好朋友,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男主人公跟女主人公有一个约定,若他先死了,女主人公要帮忙把他电脑里的硬盘毁掉,还要不露痕迹的毁,他把方法也告诉了她。后来果然他先走了,她依约帮他把电脑硬盘给做了手脚。

很现代的故事,谁的电脑里有什么,存了什么,是不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呢,你,或者我,走的时候,是不是还要留下什么在电脑里,即使留了,有没有人在意,有没有人会去翻看呢,或者,也委托谁来清理,在清理之前还不翻看。

马原的《牛鬼蛇神》也是sul告诉我的,说是在排行榜上仅次于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买来看,作品的介绍文字如下:“《牛鬼蛇神》为马原“归隐”20年的思考。它涉及到人、鬼、兽,起源、常识、真实、假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他近60年体会到的神奇和诡异全倾注与本书。

作品中的两位少年,李德胜和大元,一个山民、药学奇才、理发师傅、冥纸工艺师傅,他拥有悲惨生活,却有着清晰的人生,他以天生的敏锐与透彻,从乱象迷雾中直接抵达生命的真意;一个记者、作家、制片人、大学老师,他拥有大千世界,却不可自知,在似是而非的真相中苦苦思索追寻,最终回归生命本身。

本世纪的经历与思考,‘原来这才是生活’?”

说心里话,这部长篇小说,我没有觉得有介绍的那么好看。我看小说就是看故事,长篇的更要有故事更要吸引人,这本《牛鬼蛇神》故事是有了,不够吸引人,我看了很久才看完,这中间还看了几本其他的书。

第三本是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在《读者》上看到介绍林文月其人以及其翻译《源氏物语》的事情,就想看看林文月的作品。这本书在网上的价格已经将近200元了,一本当代的关于饮食的原价22元的书价格涨成这样,还是第一次见到。

林文月说: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之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或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我们喜欢在家宴请朋友小聚叙谈,而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人的名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带新的灵感。

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书写了祖上灶前的割烹经验,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在学习佳肴做法的同时,欣赏作者的文笔,看作者以往的故事。林文月教授的“食谱”像是和你聊天,娓娓道来,又充满了文学色彩,看起来特别有意思。古时有句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却是烹小鲜如做学问,以这样的态度下厨,焉有不成功的。

前两本书是自己买来看的,这本《饮膳札记》是sul从“我们书房”借的又转借与我,三本书都和sul有关系呢,这还真得说一声感谢了,还要谢谢书房主人舒瑜收藏了那么多好书。

 

三本不同的书

三本不同的书

三本不同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