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的还是我和书

(2013-05-17 23:13:16)
标签:

阅读

购书

书籍

图章

杂谈

分类: 随笔

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了,也许就是因为书是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大多数人在这一辈子中除了与朋友交往就是和书交往了,不管你看的是哪一类的书,小说也好,传记也好,专业类书籍也好,总之生活中是少不了书的。

我,是喜欢看小说的,从小到现在。也喜欢一些文笔有趣的游记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随笔,那一年,朋友丽琴问我看过“背影”没有,当时我还以为是朱自清的散文,丽琴说不是,是台湾一个叫三毛的作家写的,然后借给我看,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三毛并喜欢上她的作品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出版三毛的书, 我看的是丽琴从香港买过来的竖版繁体字的版本,之后我弟媳又送我一本也是香港出版的繁体字版的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从此,更爱三毛的文字。后来国内开始出版三毛的书,那就是见一本买一本了。

1984年回老家,在小玲那看到一本外国小说《天使的愤怒》,翻了几页,被吸引了,就带回来看,看完之后,又通过邮局还了回去,后来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又买了回来。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的斯蒂芬·金爱好写作,立志要成为作家,他坚持每天写五千字,后来终于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家,这条消息我看过后,记得的只是每日五千字,后来买了一本斯蒂芬·金的小说《黑暗的另一本》,也是因为看书中的介绍说他是美国的惊悚小说之父,这本书还真有可读性,挺好看的也挺“惊悚”的。后来又在《读者》上看到一篇介绍他的文章,才把那每日五千字的作者和这个大作家联系在一起。

小的时候看书,记不住作者的名字,只知道看故事,后来就会注意到作家,再后来有些作家的书总是深深的打动你,你再看到他的书就一定会买回来了。

我还在沙头角工作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说有一本书叫《十日谈》挺好的,应该看看。我就到沙头角的那家小书店去看,还真有一本,只是这本书已经有些破旧,品相不好,再找,多一本都没有,就没有买,因为没买,心里不甘,夜里做梦都是关于买书的事,后来回家休假,在惠州的新华书店买到了这本书,当时还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本书是朋友随口一说就惦记上要买的,买回来看,才知道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这一段是网上搜来,方便,不用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了)

从1980年代开始订阅《小说月报》,在上面看到很多作家的中短篇小说,有一次在红岭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张欣的《遍地罂粟》,就是因为在《小说月报》上看过她的几篇小说,觉得写得特别好,就毫不犹豫的买下这本书,当时这本书也是被反复翻阅过,品相不那么好,我让店员帮助寻找,却也只此一本,就买回来了,看完之后,被同事张唯借去看,看完之后张唯说她非常喜欢,在书上划了线,又坐了批注,不想还我了,让我再买一本,如果买不到,再还我。当时买就一本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去那家红岭书店找,在一个书架的最底层还真翻出一本来,再找还是没有,又是只此一本,你说有趣不,不过有这一本也行了,我们俩都得偿所愿。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给她买的玩具不多,书倒是买了不少,小孩子记忆力好,看过的书都能记住,有一次带她回惠州,到书店去买书,那时的书店还是柜台式的,书都放在柜台内的书架上,你只能让店员帮你拿,我抱着女儿往柜台里看,女儿大声的说:葫芦娃,那是她看过的书,一眼认出了,就喊了出来,可那店员却不由分说拿下这本书就敲了一个书店的印章,付钱吧,不付钱还不好说,章子都给你盖上了,没办法又买了一本。

说到盖章这事,还真想说两句,到书店买书,书店收款后在书上能敲个章,留下个记印,也是个纪念,挺好的。现在却都没这回事了,我觉得还是盖个章好,如果这个章设计的有特色,别具一格,能表现出当地的风貌就更好了。有些人买了书是会收藏一辈子的,这样的书上再有个很好的纪念图章,那这书就更完美了。

    说到图章,翻了翻以前买的书,找到几枚,拍下来,展示一下,结束我的唠叨。
 
看起来,光盖图章还不行,还要有好的印油,否则也保存不好~~
说的还是我和书
这是一本新华字典上的图章。上面的蓝色道道是女儿小时候随意留下的~~
说的还是我和书
深圳解放路书店~~
说的还是我和书
新华书店红岭路门市~~
说的还是我和书
这个,什么书店,看不清了~~
说的还是我和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