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月报》2012年第11期

(2012-11-14 23:52:48)
标签:

《小说月报》

月刊

文学

阅读

随笔

杂谈

分类: 阅读札记

一说到《小说月报》,好像就要交代一句,这个杂志我已经看了将近三十年了,最早的时候,大概是1983年吧,听朋友说起这个杂志,就到邮局订了一份,这一订就一直订下来了。喜欢这个杂志是因为它的内容都是小说,不像其他杂志里面有散文诗歌评论什么的,对于爱看小说的我来说,还是《小说月报》好。

《小说月报》还有一个好处是它所刊载的小说是从其他杂志上选载的,这就等于编辑为我们读者先行做了甄选的工作,那么也就不用再到处去找了。

看《小说月报》可以很及时的看到作家的新作,看到反映时代、现实和生活的文学作品,没时间或没精力看长篇,就看看《小说月报》,挺好的。

这一期《小说月报》,四个中篇,七个短篇,都挺好看的,又要插一句,我看小说也不会评论,只凭自己的感觉,好看或不好看。

陈士旭的《一看就是个新警察(2)》,说到警察就和案子有关系,说到案子,自然就会牵涉到嫌疑人受害人,领导人执行人等等,案子也总会有一些拐弯的线索,怎么查案遵循什么原则,对具体做事的警察也是一个考验,弄不好,你就会像是一个新警察。这个故事写的不复杂,但也写出了各种关系,还是有一点意思。

裘山山的《意外伤害》,比较有意思,小说的主人公,就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碰到了所谓的老同学,其实应该是校友,然后被邀请参加一个喜宴,参加喜宴就得给红包,这个喜宴并不是情愿参加的,又不得不去,还得“出血”,无异于意外伤害。有意思的是真正的意外伤害还在后头,这里说到了喜宴中的同学聚会,说到了当年的一些“私情”,又因为一个意外被“人肉”了,本来的见义勇为又长了“花边”了。事情是拐了一个弯又拐了一个弯。

黄倍佳《我母亲的学生》,一个曾经被人施舍的穷孩子,终于有钱了,他不断的给当年帮助过他的老师送东西,不断的送,被看做是知恩图报。最后,这个学生胃癌,死了,老师也才在最后说出了学生“报恩”的“动机”,这个故事说的是施与受的关系,施予的方法。方法不对,好心也未必能有好结果。

赖妙宽《有时也会想念你》,这一篇看了挺有感触,虽然这样的事也算是屡见不鲜,但是,真的是厚道的人,为家人无私奉献的人到最后却得不到家人的眷顾回报,还差不多要一无所有么。还好,亲情之外还有友情。

滕肖澜《紧握你的手》,说的是拆迁钉子户的事儿,钉子户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却“另类”,一个曾经的奇招百出的拆迁者反过来当了坚守阵地的钉子户,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小说为什么用了这个名字,看到最后才知道。故事里有情有义。

李亚《武人列传》,这个中篇充满趣味,作者的叙述看似“老土”,很口语化,却满是生活味道,把学武之人的事娓娓道来,都是学武的人却也各不相同。学武之人行走江湖自是有一些风风雨雨的,也颇多趣事。

看完一本《小说月报》,这样来写一写,还是第一次,对自己来说,算是随手笔记,对看的人来说可能索然无味了,除非你把这一期《小说月报》找来看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