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札之《读者2012·8》
(2012-05-04 19:56:18)
标签:
《读者》阅读笔记随想杂谈 |
分类: 阅读札记 |
《双琴祭》中的一段话“这世界之所以有时显得太寂寞,除了因为此时没有灾难发生,也还因为没有仇敌应对。”
有人说过“无敌最寂寞”,就是这样,越是有竞争对手越是有奋斗的勇气,而没有能激励你的因素(或人)存在,就毫无“生趣”可言。
只是这个对有的人来说并不一定对,比如那些天生就与世无争的人,天生就随遇而安的人,天生就喜欢慢生活的人,天生就宽怀大度的人……
【巴西】保罗·科埃略的小文《耐心是最大的德行》中的一句话:精神追求的最大德行就是耐心。标题与文中的这句话有一点点不同,但同样都震颤了我的心,因为我最近正纠结在这个是否有耐心的问题上。因为阅读的习惯,手边总是有书(或杂志),因为阅读也常常让我惊叹,惊叹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从书里面读到,或让我知道这是无独有偶的,或让我借鉴别人的经验,或给我一些支持和力量。
《在美国考驾照》说的是考驾照和美国的交通法规以及驾驶员的行为道德准则,这跟我在美国生活的朋友曾经说过的一样。“一个行人正准备过马路,由于距离还很远,我并没有理会。教练立即叫停:怎么能不看行人呢?他可正要过马路啊!可是还远啊!我说。远也不行,你从他前面开过,会吓到他,教练的答复不容置疑。”这让我想到:怪不得好莱坞电影里有那些惊险的追车镜头,因为日常都是礼貌行车。在咱们这你追我赶的飙车镜头现实中常常都能看见。
文中还有一段:“……罚款不是目的,而是要司机强制性地再次去熟悉规则,通过查阅交通法规去申辩就是其中一种。”
《谋杀身边的好人》,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需要你的人觉得你太好,而是要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求生与谋职》:“都市太多工作,只是教人懂得算账,算出到了老年终于积存了多少现款与房产之帐;而没有教人求生,没教人活,没教人活得更好更快乐。”社会、经济的压力就是那么现实,也许算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活的更好吧,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回到我们年轻的时候和已经退休的我们的现在,说些慢生活说些不算账而快乐恐怕还是可以的。当然,我很希望人不要都活在“算计”或“计算”里。
巫凉的《耳朵》:“我已经越来越变成一个懒言的人。对大部分人,完全无话可说。对身边亲密的友人,也更愿意聊些油盐不进的废话玩笑话。而那心底最珍重的人,辗转过的千言万语,开口时也变成云淡风轻的事情,最珍重的话都太过沉重,唇舌对他们来说,太轻薄。”有的人总是需要一双耳朵,来倾听他的诉说,我也经常会带着耳朵与人促膝,但真正的倾诉我还很难做到,正像最近一个朋友说我“不说真话”,其实不然,看到巫凉的这段话,我觉得可以拿来回复我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