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儿80后
(2011-02-23 11:35:48)
标签:
生活家庭母女80后闲话杂谈 |
分类: 随笔 |
我原本不会做饭,小的时候都是吃饭堂,成家之后不但学会了做饭,还完全的承包下这项工作,全天候的全时段的。也许就是这样,这事做着做着就做伤了。女儿高中住校大学住校,让我有了解放的感觉,待她大学毕业又回到家里,参加工作之后还常常要带饭上班,我跟同事调侃说我这是重吃二遍苦又受二茬罪。
然而,不喜做饭也不大会做饭的我,每每做出饭来,女儿都说好吃好吃,我自是不信,说你是捧场吧,女儿说不好吃我能吃下去么,也是,女儿是不委屈自己的,这就是80后女儿的一个特点。
昨晚做了一个女儿爱吃的糖醋排骨,女儿上桌尝了一块就做出吃到什么美味的样子说太好吃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好久没有这种吃到什么会想流泪的感觉了,我说你夸张吧你,吃什么会吃到想流泪啊,女儿又说,会的呀,就是会吃的时候有一种感动的想流泪的感觉,我说不能理解,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我又说,你是不是说我好久没给你做这个菜了,女儿说那倒不是,就是觉得太好吃了。
这就是我的80后的女儿,感觉怪怪的,跟我同属一个星座,但两人有那么多的不同有那么多的分歧,每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女儿都会谈定的说:双子座就是这样,有说的来的方面有格格不入的另一面。
一代人跟一代人一定会有不同的地方,因为时代不同了,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在观念上有一些“回归”,往传统的方面或保守的方面回归,不管他年轻的时候多么叛逆,这也许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样的话与年轻人自然的就会有分歧或称为有代沟。
女儿从出生之后就跟在我的身边,一直没有远离视线,看着她长大看着她成长,可渐渐的还是会生出无奈来。比如,读初中时的她,正逢叛逆期,很难沟通,好像很有主意的样子,过了这个期,好一点,又成了愤青,看谁都幼稚,好不容易上大学了,也是成年人了,可以不那么专注的“监管”了,人家却在校园里完成了社会实践,再回家就不一样了。
我一直认为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所谓梦想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替自己去实现。但是,毕竟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指导性的意见。我说刚刚参加工作还是要在专业上下功夫,该考的证考下来,不要临时抱佛脚,女儿不这么看,说考试是有门槛的,没有工作经验不能考,不到考试的时候,看书也没用,就这么放任着自己。我说书还是要看的,英语也应该继续学,女儿不这么看,说上一天班累个半死,下班了就想轻松一下。我说这个单位还不错,就先干着呗,女儿不这么看,说没有前途没有上升空间,还是辞掉了,然后去自由行去了。
怎么看我的观点都是不能主导她的,那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吧,但是你住在家里,总得承担一点家务吧,我说你不愿意搞卫生收拾家,那你管好你自己的东西不要乱放,女儿说我放的再乱,要找东西的时候一样能很快找到。我说你工作了住家里了,我做饭你洗碗总可以吧,女儿答应的很爽快,还说吃完饭站半小时可以避免长胖,然而,只洗了两次她就不干了,说:我吃得太饱了,我要坐一会,一坐就不动了,后来我想你不洗就不洗吧,光是叫你已经令人心烦了。
这之后,事情我就自己做,有一天在洗碗的时候,我对坐在电脑前的女儿说:我以后再也不会叫你干活了。女儿说为什么,我说等哪天我死了,你起码还能记得你妈妈的一点好,当初没让你干家务。女儿说了一个字:晕。
我以为我说了这样的“狠话”,女儿总会有动无于衷吧,然而不,她还是依然故我。各人有各人的秉性,你还真的没法左右,哪怕他和你一个星座。50后和80后肯定不一样,很不幸,我们俩一个是50后一个是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