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揭密,有必要么
(2010-02-19 23:27:20)
标签:
春晚刘谦魔术杂谈 |
分类: 随笔 |
去年春晚刘谦的魔术表演之后就有点“众说纷纭”,也适时的刮起了一股魔术热风,这一年,刘谦的魔术表演经常在国内的电视台上露脸,刘谦也为很多人所喜欢。今年的春晚刘谦又来了,表演的小魔术比去年更有感染力,刘谦的个人魅力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魔术,是很多人都喜欢看的节目,无论大人小孩。魔术师的表演也各有千秋,如何发挥、表演的如何也影响到他的受欢迎程度。以前我看大卫的魔术就很喜欢,觉得这个魔术师本人也有一种魔力,可以主导现场影响观众。而看现在的刘谦的表演就觉得他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魅力。
且不说是魔力还是魅力吧,想说的是刘谦的表演之后,就有了很多揭秘的新闻,还有刘谦是模仿以及上场的观众都是“托”等等的说法。我就觉得有点奇怪,表演魔术的人那么多,以前怎么就没有在看完一个魔术师的表演后就听说他是模仿还是抄袭,或者来个揭秘什么的,怎么刘谦就会受到这么“隆重”的待遇呢。
记得小的时候,我接触过一本教授小魔术的书,里面就说到一个小魔术是用三个杯子扣小球,书里就说到这个魔术一定要有一个帮手的,这个帮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那个小球扣在哪个杯子里,全靠这个人用摸鼻子还是摸耳朵来传递信息给魔术师,这样魔术师才能一猜一个准。还有一个小魔术就是将剪断的绳子放在一个布袋里,拿出来后变成完整的一条了。这个魔术的机关就在那个布袋里,是事先做了夹层的。这两个小魔术说的就是托和道具,如果没有托没有道具是不可能变出魔术来的。
那些大型的魔术比如大变活人,电锯锯人什么的都是要靠道具来变的,制作道具也是魔术表演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没有道具怎么可以变魔术呢。近景魔术比如扑克牌硬币什么的,如果不需道具的辅助就是手法的快捷了,过去老话说的障眼法就是魔术中最常用的,老话还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魔术个中道理的外行就是看个神奇看个热闹嘛。
中国的传统古彩戏法就是师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怎么到了刘谦这,他变魔术就是什么模仿了,他使用道具就不是魔术啦?如果不是用道具还能意念移物,那不成了特异功能了,而前几年用魔术冒充特异功能的不是早就被揭穿了吗。
魔术就是魔术,是人家魔术师的手快,手快过了你的眼睛,看魔术就是看个惊奇意外,真的没有什么必要去揭什么密,如果魔术没有神秘可言,那也就不叫魔术了,也就失去了它的魔力了,也就没有人愿意看了吧。
我觉得魔术和神话和童话是一样的。看童话故事,通常最后一句是“从此之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从此之后”其实并不一定就幸福的,也一定还会有波折和坎坷的,可有谁会去追究这个呢。神话中有那么多无所不能的神,你细究起来也会有颇多的破绽,也能找出许多的不可能,可谁又会去在意去一个一个的来“对质”呢。魔术也一样,那是魔术师勤学苦练千锤百炼之后的结果,我们在看的过程中体会神奇,感受“魔力”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去探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