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节选)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深圳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视窗”城市,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海纳百川”和“锐意创新”已成为二城相似的文化品格和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年轻城市深圳的画家,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城市山水画”这一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进而以“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为平台,持续推动深化作为当代中国美术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验课题——“都市水墨”。同时,香港的同行们也积极从事水墨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艺术馆和众多艺术团体先后举办重要的水墨展事,努力使水墨画成为受到全社会都关注的文化内容。深圳、香港,一衣带水,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今天,在深港二地的文化交流中,水墨画无疑已经发挥了特别活跃的作用。每年举办的深港水墨交流展,今年以“水墨双城”命名,正体现了二地画家携手推动具有中华文化悠久传统的水墨画艺术走近时代、走向世界的共同愿望和身体力行。愿水墨画的晕染让深港双城更加美丽。
——深圳画院院长 董小明
黄湘詅·《窗》

派瑞芬·《城市万花筒》
张民军·《古诗新韵》
沈平·《油麻地小街》
伍月柳·《东方之珠》
潘喜良·《假日之一》
王立星·《时间的问答》
江立峰·《故乡情》
周凯·《上善若水》
梁宇·《交通灯系列》
王无邪·《城韵之二》
杨晓洋·《地铁三号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