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通讯与生活

(2009-11-11 02:57:26)
标签:

手机

生活

闲聊

摄影

杂谈

分类: 随笔

那天,手机被顺走之后,有朋友说赶紧去买一个吧,我说不着急,就过几天没有手机的日子吧,不相信没有手机就活不了了。

那两天就没有去看手机,到周日,女儿说要上街,说帮我买手机,我说不急,也不是一定要用,女儿说那不行,你没手机我找不到你啊。看看,现在都成了这样了,没有手机好像是真的不行了。

也许不是不行,是不方便。楼下“蹲守”的收废品的人员,手里都拿着手机,有一次清理家里的废品,请了一位上来,临走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姓刘,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她的手机,当时留了她的手机号。这次手机丢了,正好又要清理物品,号码随手机一起不见了,只好又下楼找她,又要了她的手机号。

我们小的时候,别说手机了,家庭电话都是稀罕物。刚刚读书的我们,憧憬将来的美好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谁家里有个电话,连身价都能抬高一点。

那时的通讯联络方式最常用的是写信,如果家里有人参军到了外地,或者有亲戚在其他城市地区,那么有什么事情就一定是用写信来告知。有要好的同学转学走了,通信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个部分。那个年代,写信收信读信不但是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你精神世界感情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慢,一封信因为路途的远近而决定行走的时间,从南到北,一封信可以走上十天半月的。越洋的信件就更不用说了。有急事就发电报,一般不用,除了通知你几时几刻到某车站接人之外,电报用来报告不好的消息为多。

电话,也不是很畅通的,打长途电话要到邮电局去排队,单位里的电话只能工作用,是不可能让你拿来和朋友或亲密朋友聊天的。记得我刚到深圳那年因为要转团组织关系,晚上到办公室去拨电话,拨通了邮电局的总机,又好不容易转到部队的总机,然后又转到家里,委托家里去办。觉得打电话很艰难,还好,事情还是办了。

现如今,是完全不一样了,你跟年轻人说,通过总机才能接通电话,他们会满头雾水的。现在,手机是一个寻常的通讯工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因为手机而发生了变化。

人们再不用写信了,恋人夫妻亲人之间,如果不在一起,可以每天通话,甚至每时通话。有不好说的话,可以发短信息,道歉的话奉承的话肉麻的话,反正当面不好说的话都可以用手机短信来完成。

越洋电话费用高,那就用互联网,发邮件,用QQ、MSN,通讯联络的方式不止一种,却都是那么方便和快捷。看电视(历史)剧,就说,嗨,要是有电话,哪儿还用什么八百里快骑啊,不是累死人就是累死马,还不知要跑多少天,多耽误事儿啊。再看那飞鸽传书,也觉得不靠谱,总有失误的时候吧。再后来,就是在战场上,长官抓着摇把哗哗的摇还不一定能通,那边士兵扛着线轱辘赴汤蹈火的接线,多不容易啊……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过来了。科技越进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就越多,人们的生活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再也没有人还会翘首以待的盼望邮差了……
 
看看我平时收集的使用手机的镜头
 
走在商业区的女子----事情有些难办了
科技·通讯与生活
 
一家三口的老外,打的是越洋电话么?
科技·通讯与生活
 
在等公交车的小伙子----有点陶陶然的样子
科技·通讯与生活
 
行进之中----到底在哪碰头啊~~
科技·通讯与生活
 
我们小的时候,男孩子骑车拿来炫耀的就是“单手离把”
科技·通讯与生活
 
地铁站里,能看见的三个大老爷们无一例外的在看手机
科技·通讯与生活
 
地铁车厢里,无线的信号畅通无阻啊
科技·通讯与生活
 
文博会分会场的工作人员
科技·通讯与生活
 
少林寺塔林的师傅,难道是:徒弟,师傅喊你回来吃饭了
科技·通讯与生活
 
美术馆里的小女孩----还是手机好看
科技·通讯与生活
 
工间休息的小伙计----离了你,多没劲啊
科技·通讯与生活
 
在博物馆里----你听,我看
科技·通讯与生活
 
三个人,四部手机,看来是:甚忙
科技·通讯与生活
 
这个~~应该是某服务站~~
科技·通讯与生活
 
牛牛的发型师
科技·通讯与生活
 
公园的湖边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啊~~
科技·通讯与生活
 
婚礼派对上的三个美眉----还等什么呢~~
科技·通讯与生活
 
我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你在哪里啊!
科技·通讯与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