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新书《一句顶一万句》
(2009-08-30 13:48:05)
标签:
刘震云新书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杂谈 |
分类: 阅读札记 |
是看《开卷八分钟》听梁文道介绍这本书的,让女儿在网上订书,隔天就送来了,然后一口气看完了。书后是专家的评语——
著名评论家摩罗: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儿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书刘震云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小说。
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间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读《一句顶一万句》,常常想到《水浒》,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如此奔走,这种眼光是中国小说的“国风”,“国风”久不作矣。
著名评论家白桦:这是注重人性的细微神经和生活的内在肌理的文学书写,而语言本身就含带了意味,言说本身就体现了审美。小说何以是语言的艺术,刘震云的这部作品既是一个个人化的阐释,又是一个典型化的示范。
著名出版人安波舜: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农耕文化却因为人心难测,而使我们陷入真正的“百年孤独”。
当然,阅读本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书中人物有爱说话的有不爱说话的,有谁和谁“说的着”的,有谁和谁“说不着”的,话语说了千千万,但是到最后,没有看到能顶一万句的那一句话。
也许是我愚钝。但是书还是值得一看,这本对平民生活近于白描的小说,在书中人物的絮絮叨叨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庭(家族)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长河中的生活画卷,也许这是另一种意思上的用文字码出来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