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听起来就是让人不爽
(2009-08-11 00:17:19)
标签:
生活话语艺术随感杂谈 |
分类: 随笔 |
前几天,小南送我一本她先生写的散文集,其中有一篇叫《说话的艺术》,作者在文中说:我们要学会说话,就要提倡讲究说话的艺术。说白了就是要好好的说话,学会怎样把话说好。把话说好就是把要讲的话讲到位,说到点子上,就是要让对方听懂和明白你所要表达的问题和想法,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思想,你的主张,甚至是你的要求。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说:于是我们说话的艺术应该是这样的:因人而异、掌握火候、反话正说、正话反说、虚心平等,委婉而不生硬,讨教而不说教、有理而不强辩、耐心而不急于求成、和颜悦色而不要金刚怒目、相敬相让而又不失原则。
对于“说话”这个问题,也让我时时的有些感受,有些人说的有些话,有时候就是让人很是不爽。
比如,我曾经听小白说她以前开她那部小型车的时候,有两个朋友坐她的车,因为天热,车里温度高,空调一下上不来,其中一人就一个劲的抱怨说:你这车怎么这么热啊,哎呀热死人了……小白跟我说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坐人家的车还嫌弃人家的车!小白说另一个朋友就一声没吭。就是啊,在这种情况下再热也不能抱怨啊,如果你实在是热的受不了,不抱怨就会被憋死的话,你也可以婉转一点嘛。这种人其实是很遭人烦的,而这种遭人烦就在于他不会说话。
看《鲁豫有约》也有过两次不爽,一次是在和嘉宾聊到找对象的事情,好像是问嘉宾有什么条件吧,话来话去的,鲁豫就说了一句:长相(至少)是要找“不影响市容的”,当时就觉得这话不对劲儿,什么叫“影响市容”呢,即使人家长得丑也不是人家自己愿意的吧,这么说就让人觉得有歧视的味道。而且,谁找对象都会把长相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也用不着这样来强调吧。还有就是今天的节目,鲁豫约了几个魔术师,其中一个是日本籍的,鲁豫问到他是否有女朋友,魔术师做了个捶胸顿足的动作说分手了,鲁豫马上转向现场观众说,对中国女士是个好消息,(他)单身了。什么嘛,那是一个日本人呐,拜托,你鲁豫即使关心他的婚姻大事也不用这样表达吧,按说鲁豫的节目是做的挺不错的,也应该算是个会说话的人,这两次的失误是太不留神了吧。
这几天,家里的凉台出了一点小状况,联系了李sir来帮忙“整理”一下,连着来了两次,两次都说,你这屋里怎么那么闷呢,那个语气让你感觉不是天气闷热而是你不知怎么给弄的这么闷热的。听了心里就不爽,这房子又不是我盖的,老天正在怄雨,有风也是热风,你又刚爬了六层楼上来,能不热么,你用的着这样吗!你隆冬腊月的时候来试试!有的时候说话的语气也是要讲究的。
有个朋友的孩子上个月大学毕业了,我说你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么,他说:不去,我的毕业典礼都没人去呢。这又叫什么话呢?听了都觉郁闷!
说话的艺术也许没那么容易掌握,但是起码的道德应该有,即使不讲道德、不刻意的迎合奉承,也别随便的给人家添堵啊。既然不是原则问题,就不妨和谐一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