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海上的足迹

标签:
航海图人类足迹进步杂谈 |
分类: 图文并茂 |
到中心书城去正巧碰上了“古代世界海图展”。见识了那些古老的、人类早期航海的最初的航海图(复制品)。
很远的远古时候,生命的起源来自海洋,从海洋爬出来的生命衍化成人类,人类又探险一样的重返海洋,可是,这样的重返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茫茫的大海上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啦,走着走着就找不到路啦,所以,就得把正确的航线记下来以便下次不迷路,就有聪明的人描绘了航海图。
我开车开了几年,还是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到现在也看不懂地图,我想,在这世上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看不懂地图的人,但这并不是说地图是没有用的。地图不但标出了国与国的界限,还引领着人们的脚步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航海图也许就更复杂了,海洋之上又没有路,一片汪洋怎么看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水下有暗涌有旋涡,一不小心人和船就不见了,有航海图还要有辨别方向的工具。制图的人是真有才,懂得使用的人也相当强。
不能否认的是,一张张图的绘制成功,也就把人类的足迹印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和海角天涯。
人类的聪明才智真是无可估量,先辈的勇敢和智慧为后人造就了宝贵的财富,所以,人类一直在进步。1505年,法国洛林的公爵二世从里斯本带回意大利人亚美利哥·维斯普里奇的《航海日志》,请人编制了《宇宙志导论》,负责为此书绘制地图的是没有任何航海记录的马丁·瓦尔德西穆勒牧师。
1507年,马丁·瓦尔德西穆勒完成一大一小两张全新的世界地图,其中大地图由十二张小方图拼接而成,总图纵125cm,横228cm,小图是由十二个锯齿小图连成一个地球仪地图,在这张图的亚洲东边海洋中,绘出一片新的大陆,并在这片大陆的南端写上“亚美利加”用以纪念它的发现者亚美利哥·维斯普里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人的名字而不是神的名字为一个大陆命名,美洲,就这样诞生了。
1901年,人们幸运的在德国约翰尼斯王储的城堡中发现了这张大地图,它是已知的最初印刷版一千份中的唯一幸存地图,2003年美国花了1000万美元,正式取得这张地图。2007年4月30日,在这幅人类发现史上的“地标”诞生500周年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了地图交接仪式。
1570年安特卫普(今荷兰)商人奥特里乌斯在墨卡托的帮助下,收集了许多最好的地图,并把大地图缩小到标准尺寸,编成一个集子。于是,在他手里诞生了一种新的图书:地图集。那部收入了70幅地图的“世界概观”即是欧洲第一部地图集。它的第一页是世界地图,接着是4幅已知的欧、亚、非、美四大洲的地图,再往后便是国别和地区的专图。此拉丁文地图集出版后,迅速被译成荷、德、法、西、意、英等各种文字,行销世界各地。
1585年再版的《世界概观》,编入了中国地图。这幅地图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绘制的单幅中国地图,方位为南左北右,图中鞑靼帐篷、长城非常显著。但内陆地带、河流网络,则纯属臆想。
印度洋上的“人间天堂”锡兰
印度南端的锡兰国(今斯里兰卡),一直是古代地理学重点描述的对象。15世纪人们依照托勒密的理论所制作的木刻版锡兰专图中,它被绘成梨形,后来,由葡萄牙制图师希普里阿诺·桑切斯制作的锡兰专图中仍保持着梨形样貌,但没有像托勒密那样以北为上,而是以东为上,并加入了罗盘线使它成为了一幅航海图。
这幅航海图后来被洪第乌斯收入1606年版的《墨卡托洪第乌斯地图集》中。在这幅锡兰航海图上,一直被描述为人间天堂锡兰,仍然得到了美好赞颂,画面上有牡鹿、豺、野猪和大象,似天堂一般。从16世纪起,锡兰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统治。1948年获得独立。1972年正式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僧伽罗文古名,意为:光明、富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