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种各样的化名

(2009-07-27 00:21:16)
标签:

生活

上网

化名

趣说

杂谈

分类: 随笔

在我们小的时候对化名的概念是反特片里地下工作者的代号或明码呼叫的代号,比如“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比如《秘密图纸》里的“红桃K”。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的化名就是“深海”。

在非常时期因为工作的需要起个化名是必要的,因为本名不好暴露,暴露了本名就暴露了身份,就对自身有不利的影响甚至丢失性命。

看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康熙一到了地方,就叫黄三或黄三爷,那也是化名,皇帝出游不用化名怎么行,即使不被人暗杀,怕也得被“追星族”围个水泄不通。还有潘长江演的那个小品,潘长江在网上和一个叫小龙女的聊天,两人“打”的火热,见面两人才知道他(她)是前夫(妻),如果不是在网上用了化名,这对离了异的前夫妇怎么可能聊的那么投契呢。

说到网名,就觉得很有意思,互联网最早的BBS、后来的各类聊天室以及现在非常普及的QQ和MSN,登录的时候都要填一项“昵称”,这个昵称就是化名,当然,人们习惯叫做网名,其实就是上网时用的化名。网名真是五花八门,叫啥的都有,比如“妙手空空、大神、海洋里的鱼、”还有“美猴王、郁金香、流浪者、美丽霞光”,和“十年砍柴、当年明月、花开成海、帅的惊动党”等等,这些化名很是让你叹服,服这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呼吁上网要实名制的,但是实名制好像就限制了人的创作欲,就没那么好玩了。

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父母或长辈给起的,你喜不喜欢都得用,到了网上就可以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化名,久不久的还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来换一个,这真的是蛮有趣的事情。

其实,文人的笔名,艺人的艺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化名。过去的艺人拜师学艺有的就从了师傅的名比如新马师曾比如小白玉霜,有的是希望快速走红取了艺名,现代的文艺工作者也不乏化名的,除了他们的朋友,能一窥他们本名的只有那些有权检查他们身份证的工作人员了。文人作家用了笔名的也不少,像鲁迅,老舍,茅盾,金庸这样的,都成了大家。

什么时候,用不用化名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了,用不用化名都不会引出什么事端了,化名只被看做是一种娱乐和技巧,那也许就海晏河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