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容易

标签:
荔枝佳果苏轼岭南杂谈 |
分类: 随笔 |
荔枝断顿了几天,我和女儿又非常的想念起它来。经过路边小贩的摊子,看那荔枝也是红红的脸,满新鲜的样子,小贩也热情,拿起一个递过来说尝尝吧,剥了皮吃,核大大的,肉薄薄的,也不大甜,正巧旁边一男子称了一斤,拎着袋子说:一斤怎么这么少啊,看过去果然很少,没有几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十斤一箱的话,十份这个是不够的,嘴上说看上去是少,然后,我便也没买。
回家说与女儿听,还是遗憾,就说周末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找个果园找个熟人什么的自己去摘点好的来吃。这边正说着呢,那边姐姐打电话来说:给你一筐荔枝啊。赶紧去拿,一看啊了一声,这么大的筐啊,真的不同于通常的那种装荔枝的小筐,提回家来,放称上一称,正好十五斤,一个一个荔枝剪下来,除了一颗坏的,总共是390颗果实,分了五份,四个保鲜袋每袋80颗放入冰箱,还有70颗放在果盆里现吃的。
这一筐荔枝空筐和枝叶差不多两斤,光是荔枝应该是13斤多一点点,拿了80颗一袋的称了称是3.2斤,300颗荔枝应该有十斤以上,这日啖荔枝三百颗看来是不容易的。
边收拾荔枝边吃了十颗荔枝,已经有饱的感觉。晚上,女儿与同学去玩回来,两人又吃了一顿,女儿说甜,有点呴嗓子,吃了不到20颗吧,我呢,算了一下,吃了33颗,已经觉得饱胀了。
以前吃荔枝从来没有这么“斤斤计较”过,那天看四面光的博客看他们到增城乡下摘荔枝,正赶上自家想吃而没有的吃,正馋着呐,又看他博客标题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所以拿到姐姐送的这些荔枝,就留了心,看看爱吃又能吃多少。
在宋朝,那时的荔枝产量不知怎么样,但是十多斤荔枝倒也不算多,可这日啖三百颗就真是不简单了,也不知那苏轼是一个季节里只有一天是这么放开的吃还是整个季节每天都这么吃呢?以我吃了33颗就饱胀的不行来看,一天要吃十份这么个量,的确不容易,如果十天八天的每天这么吃怕是受不了的。
哈哈,我这才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呐,那苏轼是个文人是个诗人,他的话夸张一些也在情理之中,想他当年到了惠州,那是被贬是不那么痛快的,却发现岭南有如此佳果,那么被贬也就不算太坏了,至少,还可以用日啖荔枝三百颗来安慰自己来替自己解嘲,也可以用这样一种豪放来向贬他的人炫耀。想当年的快马加鞭,杨贵妃吃到的荔枝也未必新鲜,而他苏轼完全可以吃到即摘即吃的新鲜荔枝,有肚量的话,还可以日啖三百颗呢。
不管怎么说,岭南有佳果,荔枝大家爱,他苏轼也算是有福气啦。季节不等人,你这边厢说着,那边厢荔枝也快退出“历史舞台”了,所以不管日啖三百颗还是三十颗还是三两颗,能尝鲜就尝尝鲜,爱吃就赶紧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