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父亲节系列
(2009-06-26 10:36:03)
标签:
鲁豫父亲节家庭育儿快乐杂谈 |
分类: 随笔 |
鲁豫做了个系列节目,应对父亲节,请了一些年纪大的父亲和年轻的父亲。令人非常感动的是一个从江西到北京打工的父亲,一分一分的省,省下自己辛苦所得供儿子读书,大儿子在高中时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还做为交换生到美国读了两年书,现已考入澳门理工大学。这个孩子的父亲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让我们都有些无法想象,听了他的故事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鲁豫还在同一期节目里同时约了两个“年轻可爱的”爸爸,一个叫周沁一个叫张恩超,周沁有一个儿子叫周乐山,今年四岁多了,张恩超有一个女儿叫张伊琪,时下是两岁七个月。周沁从妻子怀孕就开始给儿子记日记,在网上发布,现已结集出版,书名叫“爸爸日记”。张恩超则是给女儿写信,已经写了两百多封,他说等女儿长大了给她看。
两个爸爸都是合格称职的爸爸(我认为),这两个年轻时尚的男人这么爱孩子这么事无巨细“兢兢业业”的做爸爸,让我觉得很惊奇,也觉得十分难得。他们关注孩子,关注每一天关注每一点变化和成长,并记录下来。从两个年轻爸爸那里你能看到他们对孩子的浓浓的爱意和深沉的责任感。
周沁为儿子乐乐制作动画片,是用“乐高”玩具自己搭建的人物和城堡,其名叫“乐乐镇的故事”。这个动画片做起来很麻烦,五分钟一集,要拍摄七千余张照片,历时三、四十天,然后再用电脑制作,周沁说希望将来能把这些故事串连成一部电影。
两个爸爸解读孩子“抓周”的话语也很有意思,乐乐抓周抓的是体温计、胶卷和车(模型车),乐乐爸爸说:当一个医生,业余的爱好是摄影,等到富得流油的时候,想开什么车就开什么车。伊琪抓的是银行卡、笔、小儿七星茶,她爸爸说:她已经很有钱了,喜欢写东西,用她的文字医治他人的心灵。
周沁拿来了他儿子乐乐画的画,鲁豫夸说画得好,张恩超在旁说:我女儿也画画,不过我拿不来,因为她画的是壁画。说的全场都笑,你看,这是多好的爸爸,一点也不限制孩子,孩子的想象力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周沁说有了儿子这四年来的感受就是开心。要说变化就是觉得自己现在做什么都有一个人在看,自己就是个样子。他还说,上班再累再不开心,回到家看到儿子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有一段日记是这样的:宝宝今天的便便正常,天下一切大事,盖棺论定。
张恩超说有了女儿以后的变化是长大了成熟了在公众场合(像这样的访谈节目)不紧张了。他说自己像是换了一个人,以前,是诗人---没有责任感,现在,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啦。他说他应该获最快进步奖。
周沁说乐乐是先叫爸爸的,鲁豫问为什么呢?周沁说不停教他啊,爸爸爸爸爸爸,他一张嘴就叫爸爸了。张恩超说其实这两个字发音差不多,尤其是婴儿的发音,妈妈听就是妈妈,爸爸听就是爸爸。
张恩超在给女儿的信里说:这些信,不是我写给你的,而是你给予我的和我们共同完成的文体。
鲁豫最后说:谢谢这两个年轻的了不起的可爱的父亲。
两个年轻人给我的感动是他们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还有他们享受的完成他们的哺育和辅导的任务。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人生没有好好的规划,或错过了最好的规划时间,那么完全可以从你的孩子出生这一天开始规划,做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快乐的规划,就像这两个年轻可爱的父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