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是可以适应的
(2009-04-19 13:54:38)
标签:
生活家庭琐事杂谈 |
分类: 随笔 |
一个女子在结婚之前,对自己将要组建的家庭不是有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完美的设计就是懵懵懂懂的对即将到来的生活一无所知甚至毫无想法。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与家庭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和与生俱来的性情有关。
所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与另一个人组成一个新的“团体”或“结构”,就有一个新的适应和习惯的过程,也有人管这个过程叫“磨合”,磨合的好的,生活就顺利和愉快,磨合不好的也许就别扭一辈子或干脆分道扬镳。
最初,我觉得要重新适应一个环境或一个人是比较不容易的事,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去适应另一个人的习惯也是比较艰难的,而要改变一个人同样困难,将心比心,自己削足适履会痛苦,而让别人削足适履会令两个人都痛苦。
时下的我看着自己的家就会这样想:其实,也并不是“苦不堪言”,其实,没有什么是适应不了的,什么,都是可以习惯的!
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是爱整齐爱干净,家里要收拾的井井有条,像古人家训里说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跟父母的教育以及自己的天性有关。可是,生活以它的无法预料的多样变化的特性展现在我的面前,我逐渐的被“征服”了。
举些小小的例子,是自己经历的,虽然可能不是最实质的也可能不是最关键的。
终于成了一个所谓的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然没有“家”的感觉,也没有一家之主的感觉,七嘴八舌给你出主意的都是“别人”,甚至自作主张的在你成家不久的时候“帮”你卖掉你成家时置办的大件家电,这种现象,竟也要你来习惯。
多年后,装修房子,我没有什么过高要求,简单即可,但手工要好,比如墙面要抹的光滑,地板砖的缝隙一定要拼的尽量的细小。嗯,女儿她爸说找的是很好的铺地砖的师傅,完活了还夸师傅手工细致,什么嘛,地砖的接缝那么粗,当时我就担心将来这些接缝会不好清洁,果然,很快的就黑白分明了,看着好不郁闷,却也不得不去适应。
墙面就更别说了,当年的雨季一过,就看出端倪来了,房间里可以不用苛刻,可是客厅里的墙面竟也有“道道”,还是女儿他爸,说没关系啦,他倒是“宽容”,这些“道道”倒是也慢慢看习惯了,但是心里的“道道”却越来越宽了。
还有,男人当然是主外的,那么你就要先学会做家务,然后适应你做饭给别人吃,再习惯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属于你的,而且你一定要习惯你从早到晚的忙而别人从不插手这样一种“正常现象”。
女儿大了,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家里要整理出个样来都不容易了,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大动干戈一次,让家里清爽一点,跟女儿说不强求你给我干活,你就给我保持一下吧,却做不到,家,经常处在“动乱之中”,好像随时要搬家的样子,可你不适应还不行。
长此以往,心气也弱了,干劲也没了,要做的事多着呢,哪能把精力都放在收拾家上,就这样,习惯了一种无序的、杂乱的居住环境和没有条理和没有规律的生活。
在行为上被反正了,在心理上并不一定被反正,所以会有一些无奈也会有一些“扭曲”,这些无奈和扭曲有时候,在气候合适的时候就会变成一股气,先焚烧了五内再蔓延出来,往往会烧伤了自己也伤及他人。
所以,有时候,那个火,很像是无名火,却实在是事出有因的,只是这个因比较远比较深比较的曲里拐弯,因果关系不那么明显。所以,有时候,看事情要看到事情的根源,找到主因。
在家里,是这样,好像是什么都是可以适应的,不过这些事,说起来,好像有点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