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 遇 沉 香

(2009-03-04 04:08:48)
标签:

国宝

沉香

香道

品香

杂谈

分类: 随笔

听朋友说小毛在古玩城里开了一家“磊石茶庄”,专营福建的岩茶,今天第一次前往拜访,是一心要品一品闻名遐迩的“大红袍”的,不曾想,却与“沉香”不期而遇。

在店中坐下,喝了两道茶,小毛问是否闻到淡淡的香味,停下来,吸了吸鼻子,嗅了嗅,不觉,又稍坐,又喝茶一杯,淡淡的香味就逶迤的钻进了鼻子,立刻就想起古人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然这两句咏梅花的诗用在这里不大合适只能算是借用),可满屋子里看了一遍也没有发现这“暗香”从何而来。

小毛说这就是沉香并让我看一个小小的香炉,丝丝缕缕的香气就是那一小撮细细的沉香粉末借香炉的热度而散发出来的。

沉香,只知道它是某种香料,可以入药,把大脑整个搜索一遍,也就这一点点信息。坐在一边深谙沉香的张先生告诉我,沉香通关开窍,畅通气脉,安神镇静,问我是否有肠胃不适,我说这倒没有,只是近日口腔溃疡,深受其扰,张先生笑说此小事一桩,用沉香粉煮水,连喝两天必好。当即把沉香粉放入壶中加水煮上,开了两开,倒出一杯嘱我喝下,过了一会儿,口中溃疡处似得到安抚,不那么痛了。

晚饭时,喝汤吃菜已是顺畅,几日来没有这样“大吃大喝”了,心中窃喜,饭后回到茶庄还兴奋不已,张先生说今天就好,也不可能,明天再煮水喝是肯定能好了。接着,张先生为我们演示了在唐宋时期盛行而现如今已几近失传的“香道”。张先生先去洗手(沐浴更衣就省略了),然后拿出一个康熙年间的香炉,用“火枪”把香炉的内里烤热,然后把盛在一个宣德炉里的底粉用一小匙舀进香炉,又拿出一块炭精用火枪点燃,再把烧红的炭精埋在香炉的底粉里(底粉覆盖炭精的厚度很讲究,技艺也就在这里),然后,底粉上放一块云母片,再在这块云母片上放了几小粒沉香(应该是按克来计算的),立刻,就有香味散发出来。

如何品香呢,品第一道香,用一手拿着香炉,另一只手将香炉完全覆盖,然后俯首通过手背闻香,再翻过手心来闻,这第一道香有讲究,隔着手背闻,闻的是沉香的香味,从手心闻的是沉香的木味,沉香的品质等级好坏就在这手掌的翻覆之间被认定了,当然这得是内行或大师才能做到,像我这样与沉香初次相遇的人只能在师傅的指导下体会香气与木味的区别。品香,一般都是几个朋友在一起的活动,第一道香轮流品下来之后,接着第二轮,这次只需端起香炉来闻,另一只手可在香炉边上稍做遮挡,几个人轮流品香,循环往复,这一炉香大约可品一个时辰,沉香的香味会不断的变化,到最后,香气渐淡,只剩下甜甜的气息。

偶遇沉香,感觉到一种神奇,品第一道香的时候,那香味隔着你的手背却好像丝毫不受阻隔的亲吻你的嗅觉,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次的端起香炉的时候,那香气都是带着温度轻抚你的面颊,你若是轻轻的一吸,香气就好像盘桓在你的脸上,你若深深的一吸,那香气就柔柔的直接贯通到你的“脑海”里了。

张先生说沉香的香不同于别的香,它是有一种穿透力的,就像交响乐团中的那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虽然它的个体很小但是却无可替代。我觉得,沉香有一种沉静的特质,它用沉静和缓的香气于不知不觉中荡涤了污浊和秽气,而让你感觉到的是平静的温暖和丝绸般的柔润。
 
让我迷惑的“暗香”从此而来————
偶 <wbr>遇 <wbr>沉 <wbr>香
 
香道的工具----康熙年间的香炉----看那一点点的沉香能香一个时辰呢
偶 <wbr>遇 <wbr>沉 <wbr>香  偶 <wbr>遇 <wbr>沉 <wbr>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