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两日游之--通天岩溶洞

标签:
溶洞旅游摄影杂谈 |
分类: 图文并茂 |
通天岩溶洞离英德市区20多分钟路程,吃过早餐,轻轻松松的过去,有悠哉游哉的感觉。
导游告诉我们,英德有全国四大名石之一的英石,英石的特点是瘦、漏、透、皱(听上去像是太湖石),英石的成因与英德的地理地貌有关系,英德属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英德属喀斯特地貌所以溶洞多,我们前往探秘的溶洞规模比较小,但是它被发现的很早被开发的很早,在溶洞里面有北宋时发现溶洞后留下的石刻(如果是真的),当时的人把岩石的岩字象形化了,写成嵓,是说山下的三个溶洞呈品字形分布。这个嵓字(岩的异体字)可能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吧(还有待考证)。
以前用胶片拍溶洞,我一直没有拍成功过,这次用数码机了,就很肆无忌惮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拍了很多,但真正成功的还是没有,挑来选去,留下几张,算是记录通天岩的溶洞。
通天岩,之所以叫通天岩,是因为溶洞里有两只通天的洞口,像两只眼睛向天外望去,不敢想象若有人在山上行走踩在洞口处会是什么情景,洞口距溶洞底部有几十米的高度,也不知道当年发现通天岩溶洞的人是不是通过这个洞口发现的这个溶洞。
进入溶洞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奇妙而神秘。虽然,已经知道了形成溶洞的原因,可是,每一次的探访都还是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