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張艾嘉《念念》:命中注定来虐你

标签:
香港電影杂谈人物 |
分类: 番式影视 |

語言:粵語/英語/國語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
時間:2015年4月5日
圖/文:番茄女王
在有些男人眼中,張艾嘉是一個男人婆。但在很多女人眼中,張艾嘉是一個集智慧、美貌、氣質、才華於一身的,超越“女神”的“女漢子”。她的輝煌時代離年輕人已有一些距離,但絲毫不影響年輕人對她的追逐和崇拜。電影中的她是極美的,電影幕後的她是極棒的,只是沒有想到以這樣的方式和電影外的她相遇。如今,現實中的她已經將美麗收斂,渾身散發著女人的知性美。她唱過歌,演過戲、寫過戲、導過戲,當過影后,所有女人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她都做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張艾嘉就是這樣一個靜靜的女漢子,在她需要出現的時候,靜靜的來了,帶走所有人的心。以下整理了張艾嘉作客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焦點影人分享會上的回觀眾問答,其間張艾嘉用粵語、英語、國語對答如流的與觀眾交流,她出身台灣,卻走出了國際的路。

1、《念念》比較關注父親,請談談對父親的看法?
張:父親未必就是男人,我一直都這樣講。大家都覺得我一直在拍少女電影,其實不是,所有女人的故事背後都是男人,所以男人一直在我們這裏都是重要的。只不過以前張艾嘉是一個女孩子,是一個女人,我覺得現在的我是一個母親,母性會更強點,所以我會照顧更多不止是女人,還要照顧更多男人(笑)。
2、作為演員出身,拍攝《念念》時如何引導演員進入角色?
張:我多數是給演員很多表演的空間,首先選定他們的時候已經認為他們就是那個角色了,而且我喜歡演員有自己的自信心在,所以一定要讓演員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力注入到這個角色裏。如果說一直是我在教的話,就變成全部戲都像張艾嘉了,都是我在演這個角色,而不是他們在演這個角色。所以我給的空間是蠻大的,我只有做一些提點,就是提醒他們哪裡對哪裡有點差或多,除了提點之外我完全是在給他們談角色,讓他們覺得很舒服,然後讓他們自己去帶出他們想演的東西。
3、梁洛施的角色為什麼會做後期配音處理?
張:梁洛施的聲音是我找了另外的女孩子幫她配的。因為Bella(梁洛施)戲很棒,可她到底是一個香港人,她的國語還是有些口音在,但這個口音會讓觀眾看起來覺得她不是台灣的人,會讓大家覺得有點點的干擾。所以試了好多次以後,我還是決定找個女孩子來配她。

4、《念念》劇中三個人物育男、育美、阿翔的身上有一種獨立、孤獨、迷失夢想的標籤,自己是否曾經有過為尋找夢想迷失自我的時期?
張:年輕時候當然都會有迷失的時候,我到底適合不適合做這個,我做這個對不對,都會有這樣的狀況。我很幸運,剛出道就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可是我也會遇到困難,歌唱得不好聽,戲演得不漂亮,很多事情都會發生,只是你對自己信心夠不夠,敢不敢去堅持,這個堅持是很重要的。但有很多人其實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夢想,我覺得夢想有的時候會害很多年輕人。因為夢想這兩個字好像很大,對我來講其實它是很虛的。很多人認為成功人年輕時候的夢想都是成功人才可以做到的,我都沒有,我做不到,那我是不是很失敗呢?我覺得這個是錯的。有的時候你做不到,你不是那樣子的人,你就做好適合自己的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那個反而是最真的。
5、創作靈感如何積累變為素材?
張:我的叔叔在我做這行的時候跟我講:”你要記住一件事情,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是很少的。“所以我們都不是天才,我覺得所有的事情來自於苦練。你說我有多少劇本沒有拍過呢,我寫過多少故事沒有拍過呢,可是我並沒有說有目的性的沒有人付錢,我就不寫。這個是我自己給自己定下的規矩,你要做的事情就要一直不停地做,寫很多,看很多,丟掉很多,再繼續,一個紀律。
6、《念念》為什麼回台灣拍?
張:我回去拍這部戲好簡單的原因,因為投資者是台灣的(笑)。最初的故事是投資者給我看的,這個故事打動了我,讓我覺得我必須回台灣拍。就像我要找那個島,好像離台灣很近又好像很遠的地方,然後這個島就出現了,所以好多事都是天意來的,慢慢的這件事在台灣發生。

7、《念念》劇情複雜,其中好幾幕都是關於家。你十幾歲到香港,然後到New York,不同地方的成長都離不開家,你之前說拍完這部電影後你會放低心中關於家的心結?
張:沒拍之前就放低了(笑)。理由就是我覺得你的心在哪,就應該是你的家了。《愛的代價》裏有一句很好的話:“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Heart那個H不就是你的家咯。
8、自己導演過的作品哪一部最令你深刻?
張:嗯(思考了很久),講不出哪一部唷(笑)。每一部都有讓我深刻、感動的地方,《少女小漁》都有。《少女小漁》是我去New York拍的,那時候我不能帶任何group,只能帶製片,而製片過去都不能做製片,只能做我的特別助理。在New York拍很恐怖的,完全在郊區,完全是美國人做事的方式,讓我好不習慣,鬼佬都很高大又喜歡講話,吵得不得了。我一個人又很矮小,在裡面轉來轉去他們聽不到我講什麼,好辛苦。不過我每日回去,改劇本的時候越來越覺得自己就是少女小漁(苦笑)。那個時候我越改越好,因為我覺得我就是那個女孩,我將我所有的心情都放到了片裏。所以《少女小漁》好多片段,我都在想:Yes,我好understand這個角色的心情,一個孤零零的女孩。好奇怪,原來好多當時發生的事情是可以和你的戲有關聯的。每一個戲都是不同的,好多東西都是我等出來的。所以每個人每一生做什麼,不管你轉回頭看,當時也好或者是接下來你去想去看,如果你不會埋怨,當時的困難反而是你的動力。

9、許鞍華導演曾表示會照顧投資人的心情,希望電影多賺錢,但很反感投資人看到賣座的電影要求拍續集。如果《念念》的票房很好,投資人要求拍續集,你如何反應?
張:放心,《念念》不會有第二部(笑)。我很少拍這種,但我最近很想重拍《最想念的季節》,因為我覺得有些東西值得用不同的年代和用不同的角度去談一個問題。
10、《念念》即將在內地公映,是否擔心內地影迷的反映?
張:我不會擔心。我覺得有些人命中注定一些事情,就算《黃金時代》不賣座,可許鞍華還是有第二部可以拍下去。因為她這一生的使命就是要當導演,她要做的事情,派給她的工作就是當導演。我覺得我這一生也是這樣,我不會擔心。我從影四十多年,我擔不擔心,擔心也沒有用。《念念》很快就要上映了,偶爾擔心一下,難道我今天拿把槍逼著大家都去看電影嗎?(笑)不可能的。所以擔心沒有用,最主要還是你要把功課做好,你的片十年以後還能拿出來給人看。所以我想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還有投資商會繼續找我們拍下去。
手記:如今,看到年過六旬的張艾嘉淡定自如的出入在電影圈,有一種莫名的景仰。《我是歌手》裡陳潔儀翻唱的那首《心動》雖然很動聽,但我還是喜歡林曉培的版本,因為在那個版本的開頭,有一段張艾嘉的哼唱。張艾嘉不一定是一個會唱歌的導演,但那段哼唱真的沒有人可以超越。期待靜靜地看一場《念念》,然後默默地為青春流淚。(完)
前一篇:蔡卓妍:非你莫屬的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