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跟着眼睛去旅行
(2009-12-25 01:48:41)
标签:
阿凡达杂谈 |
分类: 番式影视 |
电影从19世纪末的问世直到今天的21世纪初,经历了二百年的风风雨雨。电影技术也随着人类历史的变革而不断创新。从萌芽时期的黑白无声到现今的IMAX 3D立体环绕,电影实现了视听效果的完美结合,这是人类时代进步和经济发达的产物。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共同见证电影历史的新篇章。经过《阿凡达》之后,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慢慢开始了解IMAX 3D 影像放映技术,就像当初人们开始接受3D电影一样,奇妙的视觉体验总是带给我们惊喜,把你的第一次IMAX 3D体验献给《阿凡达》绝对是不二的选择。
在长达一百六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每一秒导演都安排得很到位,动作与剧情都让人有一种安稳的感觉,IMAX 3D 的视觉享受也会让你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以致你无机可乘去思考其他的东西。比如凝固在人与空气间的水分子的特写仿佛伸手可触,当你正想伸手的时候,导演又立马将镜头切换到了演员的身上。电影中还有不少人与飞天野兽的共舞镜头,时而急速俯冲时而逆向旋转,都是一种相当刺激的感受。另外在潘多拉星上,还有不少我们未见过的飞禽走兽,大量的关于野兽们发怒攻击的特写镜头,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与主人公一起接受心理挑战。这里建议在观看IMAX 3D时尽量选择靠后居中的位置,靠前的位置或许会有更加逼真的感受,虽然不会像普通的2D电影一样头晕脑胀,但你会花点功夫扭动脖子观看其他超出你视线范围内地影像,当然如果你正需要颈部活动的机会也无妨。
阿凡达是什么?导演又想表达什么?这仅仅只是一次华丽的是视觉旅行吗?显然不是。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她看似一个美丽的恩赐却代表了罪恶的存在。这与电影中故事主要发生地----潘多拉星或许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以潘多拉命名的这颗星同样拥有华丽的外壳,四处充满了神秘感和不安定感,也预示着这里将有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大战会爆发。公元2154年,地球人研造出阿凡达,他们只不过是地球人走近潘多拉星球族人的一个躯体,其思想仍受人类操控,俗称为地球人派去潘多拉星的间谍,还是属于商业范畴的。说到剧情倒是没有特别多的新颖之处,间谍最后总会爱上自己的敌人,总会有一股邪恶的势力摧毁最原始的那份纯真。导演更深层想要表达的东西,隐藏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中,配合时下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非常的应景。影片中关于潘多拉星族人的精神信仰和救人的仪式倒是让人联想到了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宫崎骏曾经在一九九七年拍摄的动画电影《幽灵公主》,包括影片所揭露的本质也如出一辙。在经典影片《泰坦尼克》中,导演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人类史上最悲惨的意外,《阿凡达》并不同,它是在预示未来的灾难,这样的灾难是人类给予人类自己的意外。如果某一天,阿凡达的时代来临,我们并不希望看到这样一段互相厮杀、生离死别的惨状。
除了对导演的期待,影片的演员倒没有特别大闪耀之星撑场。扮演潘多拉星族人公主的佐伊·索尔达娜虽然没有真人的特写,但她的频繁亮相已经逐渐吸引到我们的眼球,《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幸福终点站》、《星际迷航》再到《阿凡达》,佐伊·索尔达娜在二O一O年还将有数部影片待发,没有一鸣惊人的艳福,佐伊·索尔达娜倒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多面型演员。《阿凡达》里已经略见功力加深,期待更多精彩表现。
《阿凡达》从新式特效影片升级到环保影片,他真实的反应了现代的电影技术和人类的现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惊艳,但一定是二OO九年最棒的一部电影,你需要做的便是放松地让双眼去旅行。か番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