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通讯(采访稿)

(2007-08-22 15:29:23)
标签:

生活记录

分类: 岁月如歌
 

矿区“金剪刀”

 

——华亭煤业集团职工家属金巧莲的剪纸人生

 

    在矿区每天晨练的人群中,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妈,她舞起剑来的一招一式中无不透露出她的认真和坚毅;傍晚时分,又会看到在她的周围,尽是慕名前来学习剪纸的孩子;闲暇之时,她就在自家的阳台上侍弄花草,喝茶赏鱼;她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而且德高望众,被矿区职工誉为德艺双馨的“金剪刀”。她就是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东峡煤矿职工家属——年逾60岁的剪纸艺人金巧莲。

 

 

剪窗花,踏上艰辛学艺路

 

    今年63岁的金巧莲是甘肃庆阳市人。也许是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的熏陶,她自小心灵手巧,对剪纸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她外婆、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剪纸高手,这为她后来专门从事剪纸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功底。

    在物质和精神相对比较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只有到过年或谁家办喜事的时候,大家才忙活起来,挂对联、贴窗花。而金巧莲正是从那个时候,慢慢地开始了她的剪纸人生。有一年春节,她把自己剪好的作品逐个贴在了窗户上,想不到这一贴,竟得到了乡亲们的赞誉,并竞相邀请她来为大家剪窗花。外婆和母亲看到她这样爱好剪纸,总开玩笑对她说,我们的小金莲名字中有个“巧”字,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个“巧姑娘”。也许,就是这样几句简单的鼓励,更加坚定了她从事剪纸的信念,而小金莲每次在大人们剪剩的边角废料上,总能把看到和想到的图案变幻成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人物、花鸟、鱼虫、动物、田间地头劳作场面等无不成为她的创作主题。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好多样式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为了把这些传统的样式学到手,小金莲在农闲之余,总闹着外婆给他教熏样。由于受条件限制,那时候剪纸样式的复制方法比较落后,要把样式粘贴在白纸上,然后拿在煤油灯下一点点的去熏,靠的太近,会点燃样式,离的太远,又熏不上图案。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小金莲还是复制了外婆留下来的《老鼠娶妻》、《五牛图》、《狮子滚绣球》、《祝寿图》、《天女散花》等200多幅传统剪纸样式。记不得有多少次,她的小手被灯火灼伤,小脸、鼻孔也被煤油烟熏黑,可当她看到自己的图样一天天多起来的时候,就把什么都忘了。前几日,笔者去采访她,当她把保存下来的老样式给我们看时,眼睛中仍然流露出得意的神情。她边介绍边说:“现在,这些老样式已经没人去剪了,我把它保留下来,就是想做个纪念,当时熏样子时很辛苦,如果遗失掉蛮可惜的”。

 

传手艺,爱洒矿区的“金妈妈”

 

    1980年,金巧莲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剪纸之乡——庆阳,同转业的丈夫来到了与之毗邻的华亭,开始了她平静舒适的矿区生活。一踏入矿区,她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感染,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当她看到许多矿工的子女没人带,整天在院子玩,有时渴了也没地方喝水,纯朴善良的她再也坐不住了,她要带徒。其实,她当时就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并让他们了解、学习剪纸这门手艺。当她满怀不安地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时,没想到家人都极力支持她。从此,她的小屋便成了矿区孩子休息、娱乐、学艺的乐园。每天早晨,她便早早起床,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大盆香甜的桔子水或者各种可口的小吃,然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站在自家门口,召唤孩子们的到来。而每当此时,人们就会看见前来学习剪纸的孩子们围坐在她的身旁,用天真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魔术大师般的阿姨,用一把看似普通却神奇无比的剪刀,把一张张彩纸剪成各种小人或者动物。这样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今,并且成了矿区最为感人、最为美丽的一道风景。

    从1980年开始,前前后后跟她学艺的矿区子女总计不下千人,可她从未收过她们一分钱学费,反而为孩子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就是在这期间,每天只知玩游戏孩子一个个都变成了班级里较有名气的小才女,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且有些孩子的作品还被送到省级以上单位参展并且获奖。这些年,在她带徒传艺的过程中,她不仅给孩子们传授技艺,更多的是教育和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他人和社会。现在,从开始跟她学习剪纸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有的毕业后留在了矿区,有的在外地工作,但每次见到或写信时都会这样亲切地称呼她——尊敬的“金妈妈”。

 

迎奥运,剪纸写满矿工情

 

    近年来,金巧莲围绕香港、澳门回归和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等创作主题,用手中的剪刀记录了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伟大时刻。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用一周时间创作了《迎奥运》刺绣作品,并委托朋友送给奥组委,以表达万名华煤职工家属对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喜悦之情,但由于朋友最后没有找到地址,所以这件事成了她心中抹不掉的遗憾。今年8月份,当她听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与华亭县、华亭煤业集团共同举办“澳运城市行——走进华亭”大型演唱会的活动后,心情万分激动,急忙拿起了剪刀,即兴创作了大型剪纸作品——《我们的奥运》。作品里把奥运五环、福娃、火炬、以及50多个常设奥运会项目用跳跃的线条连为一体,用细腻的手法和高超的技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盛况。8月9日上午,她把自己的作品亲手交给了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并让他们转赠给奥组委,以表达矿区职工家属对奥运的喜盼之情。在回去的路上,她告诉笔者:“自从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我每天都在想,我国的运动员每日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许多荣誉,现在我年龄大了,不能再为奥运做些什么了,只能用剪纸来表达一种心情。同时,我也希望我国的运动健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金夺银,为国家争得更多的荣誉,这就是我创作这副作品的愿望和初衷”。听着她真挚朴实和毫无功利的心声,再回过头来看她走过的从艺、带徒之路,最让人敬佩的是她的纯朴善良和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

    在她诸多的作品里,除了以回归、奥运为创作主题的系列作品外,和谐社会也被她纳入到创作中来。从2006年开始,她先后创作了《我们是一家人》、《和谐颂》、《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剪纸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示了当前社会、矿区、邻里、家庭共享和谐的情景。在这期间,她带着自己的作品奔赴各大省市参展,并为观众讲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她还获得了矿区 “和谐使者”的称号。采访时她告诉记者:“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愿望,我希望全国人民都能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金巧莲还说,她正在创作一副《和谐矿区》的作品,等剪好装裱了,就把它赠送给集团公司,祝愿华煤的小康矿区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金巧莲学艺开始至今,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剪纸曾给她带来过无穷的乐趣,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荣誉,在她眼里,剪纸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她每天仍旧会拿出剪刀,为前来求剪纸的人创作作品。在闲暇时,也会像往常一样,指导学生和自己的孙女,享受着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她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她的剪纸人生,让我们真诚祝愿这位矿区的“金剪刀”幸福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们去野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