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桥清音话峨眉〗

(2008-12-24 07:18:36)
标签:

清音阁

牛心

双桥清音

山峦

峨眉山

杂谈

旅游

分类: 北极游记

    双桥清音话峨眉     (原创)摄影/文:北极九段

http://www.ah.xinhuanet.com/yy/2005-06/13/xin_360602131516699243448.jpg

在我那么多年的导游生涯中,经历过许多难忘的旅程。而今年五月的四川之行必将成为我旅游工作中及其难忘的一次历程。五月八号到十二号我如往常一样,带着游客在四川旅游。或许我的博友早些时候看过我五月十四号发表在自己博客的博文《我从四川震区回来》,十二号下午发生的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我和我的团友当时就在震中不远的峨眉山旅游。本来这篇游记如不发生地震,我早已写完。亲眼看见地震后的残酷和大批四川同胞的遇难,心情无法回到让我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四川,因此一直搁笔。时隔半年后的冬夜,我重新来写完这篇游记---双桥清音话峨眉 

 “双桥清音”,是峨眉山清音阁最柔媚的一张笑脸,最婉约的一个姿态,最韵味悠长的一支恋歌,堪为大自然的绝唱了!

            这里,“千峰秀色,万壑涛音”,是观风景、听涛声、避酷暑、营诗情的佳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的诗句便是最好的写照了。

    涛声风声的深情缠绵,戏水戏猴的开心朗笑和遁避红尘的短暂超然,让我常常心向往之。

    

    清音阁之侧,林密枝茂的斜坡上,掩隐着几重精舍雅筑,青瓦白墙交映,翠竹红花相随,干净雅致。我便择其中一家暂住下来。

    雨后,宁静的黄昏。

    我在宾馆阳台上惬意地坐了,捧香茗一杯,握诗书一卷,闲读着,遐想着。

    山峦,云遮雾绕;草木,苍翠欲滴;林间,昆虫此起彼伏,柔情蜜意地唱和。整个儿如刚刚渲染而成的水墨画,湿湿的,润润的,流动的气韵荡漾其间。书卷里,精巧的文字如珍珠般闪闪烁烁。 小院的屋檐下,恰有一汪清澈的湖叫“清音湖”,湖面雾气蒸腾,烟雨空蒙,飘渺虚幻。而我的住处恰在烟云之上,房舍琼楼玉宇一样,在烟云中或隐或现,身居其间,犹如仙人一般。

    让美丽的大自然包围着,浪漫而悠闲地度假,是很多像我一样为生计奔波的人神往的日子。

          

       曾有人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水,一片云。”我此时应该是这样的惬意吧!然而,心里却莫名地惆怅起来!那一朵忧伤的情绪,绽放成院里瘦瘦的小黄花。

    我知道,我把自己躲这里来,心灵却不能高居万丈红尘之上,不能卸掉生活中的那份责任,不能逃开前进路上的那一些困难,不能抹去心灵深处那份苦恼和无奈。

    其实,谁又能躲的了呢?

       

    接下来,我就这样沉默地坐着。打开的书,任由风随意地亲近某一页上的精美诗行。

    暮色中,远远近近的山影树影倒入水中,晃然如梦。看眼前的花摇树曳,听风声雨声万物之声。心事疯长。在托腮状中,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清音阁旁,听涛轩。品茶,观风景,听天籁之音。

    这是一个干净的环境。这里有干净的风景,干净的声音,还有干净的心境。

    

    脚下是沿山沟而下的黑水河。远处,瀑布如丝如缕,如带如绸。近处,溪水清澈明净。桥下,水声轰然。

     此时,我正对着葱茏的山峦坐着。正面是两山相接的凹处。山上,树木茂盛,郁郁苍苍,水气弥漫其间。蕨类的草蔓生着。大小的蝴蝶翩然飞舞,有一只想要落脚到我茶杯的沿上,却又欲停未停地飞开去。突然,竟发现那是一只小小的枯叶蝶,这枯叶蝶是峨眉山上的珍稀蝶类,现在也很少了,今天居然来和我相约,我大概有仙缘。一棵树枝从不宽的黑水河对面斜伸过来,与我是那么的近哪!似要与我相握,相携。

 

高处的烟云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去,一会把山头隐约遮住,一会又缠在山腰,一会游到山的肩头,攀着挂着,飘来荡去。它们是那么的温柔多情,又活泼调皮。整个峨眉山似乎成了它们表演的舞台,也是它们悠闲散步的庭院了!我一直想,它们如此留恋这一片神奇的灵山秀水,是不是也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缱绻缠绵呢!

 

     眼前那些深深浅浅,牵牵挂挂的绿,缠着树的腰,攀着山的背。只有它们,才是这个灵秀之地的主宰者。近处,苍劲的珍楠木,树叶已经绿得浓了,发出幽幽的香。它们的脚下是紧伏在山上的蕨草,翠绿的,是山们美丽青春的衣裳。呵呵!山也知道,快进入夏天了要穿得清爽一些。树上,挂着一些藤蔓,或深或浅的绿,有一些紫色、暗红色点缀着。微风轻吹,便随之飘荡起来。山间湿度大,叶子们都像刚洗过,一掐绿色就会溢出来,藏也藏不住。远方,此处有一丛浅绿,彼处有一丛深绿,处处都是入画的一景,每枚叶片都蕴涵了一首隽永的诗。整个山峦又如一幅大写意,绿是主色调。深浅相宜,层林尽染,一片溢出来的诗情画意。

 

    再说说那些声音啊!我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领悟到什么是天籁之音了。周围是静谧的,几乎没有人的声音,即使有一两个人,也和我一样安静,大概也是进入了忘我的境地;但也是喧闹的,到处都是大自然的声音,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无穷的韵味,藏不住的魅力。

 

    其中,“滴滴答答”的发出清脆声响的,是从溪边树上落下的小水滴。像极了调皮的小孩儿在打水战;潺潺的,是平缓处的流水,像优雅女子在散步,也许是衣袂飘飘的白娘子呢,是不是她正从杭州西湖的断桥上回来,轻踩了溪水回白龙洞修炼?浑厚低沉而又充满力量的,是急湍处的流水撞击岩石洞穴发出的回响,如万千面皮鼓在我所处的亭子下快敲徐击。又如白蛇青蛇在打斗时发出的鸣响,龙吟虎啸般,有一种突围的欲望。这些流水,常年这样奔泻,不知疲倦地,自高山上的股股细流会聚到这里,再这样冲刷下去。它们洗刷了山的肌肤,草的身子,树的衣裳;它们和着云的漫步,雨的急奔,风的柔情蜜意,欢笑着,跳跃着,喘息着,向牛心亭跑来,又跳下山涧,扑向牛心石。它们是得了什么神谕吧,不然怎会那么齐心协力!要么就是那块黑糊糊的奇石有什么无法抗拒的神奇力量,吸引了黑白两涧的水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地哗哗奔它而来。

 

 

溪涧里的弹琴蛙是出名的,蛙鼓之声是这里的一绝。疑心是佛语幻化而成的仙乐,我暂且不去追根问底。此时听得十分真切的是各种昆虫的声音了,尖而细长,甚至高八度。蝉的鸣叫最不知疲倦,牵牛虫的叫声也夹杂在里面。那些高音,即使经过训练的音乐人也很难高抛上去吧。听到这些蝉鸣虫叫,就想起刘鹗的《老残游记》里有一段写“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的,说王小玉唱曲到高处时:“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于是,我浑身抖颤了几下,毛孔都紧张起来。那声音似乎要浸入人的骨髓。

 

    侧耳聆听,那些清脆宛转,和谐悦耳的一定是各种鸟的声音了。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时大时小,时断时续。像钹儿铙儿的敲击,像丝竹弦管的应和,像几十上百种乐器在奏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缠绵不绝。其中也偶尔能分清楚一些熟悉的鸟叫声,它们在夫唱妇和,或者情侣对歌,情意绵绵,羡煞游人。游人多的时候,这些鸟们大多隐藏了它们的形迹,此时,却也有几只在我对面的树枝上跳跃张望,然后又轻轻一跃,飞入树林不见了。

            

    这时候也能听到佛堂里传出来的钟声,还有佛教音乐,每次听到这样的音乐,都觉得有慑人魂魂的感召力,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宁静下来,进入虚空状态,似乎,自己也踩着一些云朵,升入天堂似的。

    难怪乎那些鸟们、虫们的声音也具有仙气灵性了。大约是长时间听佛堂里的颂经念佛声,或者是鼓声、钟声所致。谁能说它们不是在轻吟浅唱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呢,谁能说不如天上的仙乐呢?

 

   “峨眉天下秀,最秀是清音”。这一切不能不叫人感叹“双桥清音”的佳处了。

      我起身俯瞰远处那些匆匆下山的人群,他们走那么匆忙,似乎已经把这些美丽的风景收在了行囊里。有几个人在牛心亭小栖片刻就扬长而去,丢下奔腾不息的流水,越来越孤单的黄昏,还有我这个迟迟不肯归去的听涛人。

    这不识人间烟火的味道,难道是我等凡辈能品的么?也许那些匆匆下山的人更明白人生的真正归宿。我还是回归红尘,把这片干净的灵秀之地留给美丽的传说。

    只是啊,只是,我想把今天午后一切干净的东西:干净的风景,干净的声音,还有干净的心境,和着茶,泡在骨髓里。枕着,梦一生!

 

由我创办的《阿里郎》博圈现正在参加2008新浪优秀情感交流类候选博客圈的评选活动,请看阅博文的朋友们

请您直接在这里点击支持阿里郎:〖双桥清音话峨眉〗

朝鲜族朋友北极九段小哲十分感激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