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过克孜遗迹石墙楼兰 |
分类: 北极游记 |
有一些关于旅途中的叙述
就要开始了
我是丢了
把自己遗落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而我能够留下来的
除了记忆,还有它们.......
巍峨的天山,莽莽雪峰与瘦瘠土地相融互映,我似乎感觉到那绮丽而朴实的景色,那苍凉而神秘的历史,正张开她的双臂,拥我这名异人进入她那宽广的胸怀。飞机着陆的那刻,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这回来新疆带团,是我第12次踏上这片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北京奥运会后国家旅游局正式开放去新疆旅游的浙江第一批入疆旅游团。虽已多次到过新疆,每次的收获各不相同,内心更多的是因为这里的大漠瀚海,这里的轻歌曼舞早已把我吸引得如痴如醉,魂牵梦萦,这于我的感觉就像从没回过的故乡,是那么的陌生却又那么的亲切、熟悉。
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
库车是个小城子,可这么一小方块地,却星罗棋布地罗列着大大小小的历史遗迹。无论哪个朝代,库车都是西北的经济、政治、文化上极其重要的角色,更是古代西域龟兹国都城所在。今天看来,库车或许不如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出名,但是,历史从这里走过的痕迹,俨然把他推到了文化和艺术的一个巅峰,浓烈的人文气息,使每个有意或无心来到这里的人都不免一声惊叹。到库车来,最值得参观的当然就是寺庙洞窟。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二天,把距离库车只有一天路程的重要遗迹走了一下,如库木土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地区的石窟群,每一个地方给予我的都是感官和心灵上的震撼。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死去的文明,更是千年生命芳华的层层累聚。
当年的工匠用自己的色彩描绘了这洞里千百个精彩的佛教故事,他是一种感召,是一种释放,在历史的洗礼和熏陶中,这也早已沉淀为一种超越宗教的洁净的民族美。站在如此神圣的艺术胜地,我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我怕一个深呼吸,就把那美丽的色彩给呼走。库车真的很美,人文的那种美,但到这里来的游客似乎不多,跟其他的佛教艺术胜地相比,绝对可以算是幽静。所以这里的导游业务也不怎么发达,最多就是有几个当地的老乡很热情的拉着要给你带路。在你细细品味历史的韵味时,绝少会有导游善意堆垒的故事扰乱你的思绪,挤掉你心中衡量美丑的标准。我喜欢这样朴质、原始的文化,也感谢当地的人们没有将这里变成铜臭弥漫的菜市场,任由践踏。
从库车到喀什的路上要经过阿克苏,这是我们旅程的一个小站。阿克苏新城是很少古老遗迹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与库车对比,显然这是个远远缺乏重要性和财力的地区,但我坚持要来看看。因为无论《汉书》、《魏略》、《唐书》还是后来所有描写新疆的都把阿克苏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加以描述,所以我觉得阿克苏就是南疆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虽然不似喀什那样,高调的说,不到喀什不算去过新疆,但他就是一幅拼图的一小块,不起眼,少了他却使这幅图画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从阿克苏到喀什
离开阿克苏,便一路往喀什走。我一直是很迷恋喀什的,虽然我这人很矛盾,既追求高科技的便利,又贪婪原始的宁静,喜欢动感的香港,也钟情自由的康定,现代给予我的是物质的享受,自然赋予我的是精神的冲击。喀什是个极具中亚特色的城市,甚至就有人把喀什称为中亚的心脏。热情的民族、神圣的宗教、浓郁的异域风情、大漠的自然风光,无一不勾魂摄魄,魅惑人心。
在喀什的老城里,到处弥漫着奶茶和干果的味道,浓烈的奶味,馥郁的果香,各自竞芳,却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奇特却舒服,一种让人回忆、怀旧的味道。当年的伙伴,当年的老街,当年路口的照相馆子,仿佛都来到了喀什,曾经快乐童年又倒回眼前。穿越大街小巷,你只需发挥人的本能,只有徒步你才会看到真实的老城,世俗而明亮干净的文化。土黄色的巷道,沧桑的石墙,透过树枝和棚顶漏下的炙热阳光,使我双眼迷离了。难道我来到了阿拉丁的世界?或许寻着那金属的味道,我可以在铁器巴扎里找到那盏实现愿望的神灯。
整个喀什看上去就像一幅画,一幅融合了自然和人类、古老和创新、中土和西域的富人文和艺术性的画,所有的一切都那样的和谐、完美,即使一棵老树死去,一堵石墙倒下,也是合情合理,就像天、地、山川、河流,人们从来不会对他们的存在产生过怀疑。在喀什可去的地方很多,一时半刻是绝对走不完的。但艾提尕尔清真寺一定要去,到那里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虔诚;香妃墓一定要去,去过才理解金庸幽怨的铭文: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作蝴蝶。去过才能理解一个女子的爱狠情仇;喀什巴扎一定要去,那是喀什的灵魂,那懒庸而神秘的气氛会带你回到遥远的世纪畅游那悠久的繁荣。
http://www.mphoto.cn/pic/img/2008/07/08/180636187d.jpg
http://www.mphoto.cn/pic/img/2008/07/22/130337114d.jpg
游览喀什的时候,很幸运遇到来自乌鲁木齐的一家子。他们自己驾车沿沙漠公路南下,经库车、于田、和田,到喀什,再沿我们来的路回去。他们给我看了很多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拍的照片和影像,枯燥的戈壁、绝望的沙漠、干裂的胡杨,生命归依此处似乎只有终结。是风沙,是落日,是战争,摧残了楼兰、米兰、且末的城廓,留下的只有孤单的墙瓦。
这一家子是真正的旅行者。约翰•索恩说过,游客把著名景点拍进照片,却没能领会它的精髓;非游客不把景点拍进照片,结果什么也没有领会到;只有旅行者领会到了那个地方的雄伟与庄严。
如果不是有那么一份智慧,一股深情,是不会把所以苍凉,所有悲哀,所有残缺,所有委顿,都剪贴到我手中这沉甸甸的纸片里,把千年前硝烟中女子的悲泣,都辑录在我手中这沉甸甸的影像里。
http://www.mphoto.cn/pic/img/2008/07/08/180729856d.jpg
帕米尔古称葱岭,以起神奇、雄伟的古道风貌吸引着世人的蜂拥而至。厚重的冰山雪岭,湛蓝的高原湖泊,云雾缭绕的牧村,踞高扼险的雄关,古老朴实的驿站,还有山民淳朴豪放的牧歌,处处引人遐想,处处是仙境。盖孜峡谷、喀拉库勒湖、江布拉克冰川、石头城、公主堡、红其拉甫这一路的绝美景色,媚惑着我思绪漂浮万里,有点神秘,有点思念。我开始想家了。
从喀什到和田
和田是我们旅程的最后一个落脚点。从喀什到和田只有510公里,但足足走了一天一夜,那个时候我很悔疚不早点到这里来,因为走完了这一路,我将高中时一直背不下来的李白的《行路难》铭刻于心并达到大彻大悟之境界。和田至于我,比任何一个新疆的城市要来的熟悉。并不是我曾经带团去过或特别的关注,而是我的爷爷的爷爷给我们留了一座精美的玉飞马,这件宝贝就产自和田。于是从出生我便晓得和田玉名震天下,后来又知道了和田丝绸、地毯蜚声海内外,当楼兰文明、尼雅文明吸引了全世界眼光的时候,我才真正了解到这座塔克拉玛干古城在古老破旧的外衣下,蕴藏着厚实、神秘而璀璨的文化。沿路向和田走来是寂寞的,除了荒凉的旷野、稀疏的仙人掌,似乎就只有冷清的寂寥。
车上的游客都悄然无声,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像我一样畜养精神等待下一个马不停蹄的旅程。和田的秘密都被黄沙死死的填封了,那沉睡的记忆,逼仄的年轮,只有期盼日月的更替,年华的死去,静静退去土黄的裹负,千年风华再现。
我的新疆带团之旅到此也告一段落了。这次的旅程绝对是充满快乐与欢笑的,比如,我幸运遇到同样喜欢摄影的乌鲁木齐一家人,比如,我认识了喀什维吾尔族小伙子努尔.斯拉木,他9月份正好要来杭州新疆班读大学,我和他都是少数民族,同在异地,到时候可以做个伴。。。。。。。
可一切与灿烂的新疆文明相比,依然显得那么的苍白、空洞。文明是游不完也说不尽的,即使是内涵丰富的文字,也难于捕捉完整的信息,偶有精美的描绘也只是历史在那刻的闪现。惟有到新疆来吧,这里的风会用像《十二木卡姆》那样优秀的音乐给你吟唱隐去的繁华;这里的土会像舞者那样用美妙的“巴克西舞”给你演绎历史的光辉。
一季、一年、一生瞬间老去,当今日的相册发黄霉变的时候,一些人,一些事,早已忘却。那沉淀下来,永久记住的,便是爱。爱过了,走过了,也就生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