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辟一条蹊径
文:北极九段
纵身红尘,我与众生皆一片忙碌,或为衣食所牵,或为名利所累,或为挤压所迫。面对世俗的熙熙攘攘,我感到心如浮藻,身似茧缚。我想到了逃离,想到了颍水边洗耳的许由,想到了首阳山采薇的伯夷、叔齐,想到了抱树避火的介之推,想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容不得我超然物外,驻足桃源。我,终究没能逃脱凡尘。
没有世外桃源,那么,我们何妨在世俗的夹缝中为自己的心灵凿出一条心径来呢?为自己焦渴的心灵营造出一片绿色的浓荫,为自己淤塞的胸襟垦植一份旷朗的心情,以脉脉的情愫给心灵以慰藉和关爱,以汩汩的清泉濯涤心灵的尘埃。在一种美的精神境界中蔓生出无限盎然的情趣和情境。
我经常抽时间去郊外转转。房前植柳屋后栽杨,庭院有花篱外生草,院墙外是一碧无垠的稻田和水面辽阔的池塘。在田边巡视,在池边小坐。听一听鸟语虫吟,看一看水光潋滟,闻一闻草馨花香,吹一吹稻田里的风,望一望西天赭红的流云,平添了一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我在放牧,放牧一颗疲惫的心;我在赏画,赏一幅田园十里烟霞图。“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于风景名胜,也在于“溪头荠菜花”。淡中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至美。天地间大美化为精神的清泉滤净我的浮躁,使我的心灵变得沉静安然。
静心读书是另一种心境的开凿。夜守书斋,凭灯品读。远离了人间的喧嚣聒噪,避开了红尘的名缰利锁,心之犁铧悄然破土,掘进文化的内核,体味着文字的妙趣,品藻着文字的风景,感受着文字的灵性,真是如饮佳酿,不亦快哉!孔圣人的要言妙道,司马迁的千古绝唱,曹雪芹的行云流水,鲁迅的入木三分,达尔文的坚定执著,莎士比亚的文采飞扬,均让人感动不已、心驰神往!历史的风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统统袭上心头,真可谓:“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才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散文大家董桥说过这样一句话:“身在名场翻滚,心在荒村听雨。”淡烟疏柳、一水孤村,足以安息一颗疲惫的心。这种吟哦山水、遣怀寄情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种文化的浸淫下,一代又一代人在纷纷扰扰的尘世辟出一条心径来,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爿小憩的净土和精神的家园。
为自己辟出一条心径来吧,当疲惫的心灵在清静的林荫道上踽踽独行之时,俯身捡拾的定是些闪着金光的梦境!
看见博友竹林听箫用模版写博文,我也来试试,改变一下我往日图文并茂的版面风格,今天是第一次用模板写文,刚巧这首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歌,希望路过的你也喜欢^^竹林听箫说她的的玉丢了,不过我没有捡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