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文菡萏醉风荷叶绿荷 |
当你的耳廓不经意间掠过一缕名为菡萏的悠扬乐声,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籁之音顷刻之间便沁入肺腑,紧紧地萦绕着你内心深处那块纯洁的无字碑,在共鸣中熨平与洗涤心扉上那坎坷的皱褶和欲壑的污渍。
轻轻地去抚摸那美如潺潺溪水般的音符,温柔恬静且又祥和,还有一身可人的迷彩服。悄悄翻开记忆中的词典,蓦然发现它竟然与荷花连理并蒂,原来菡萏只是荷花一个稚嫩的乳名。不只于此,细细数来,这是一个兄弟姊妹都很多的大家族,还有莲花。茱蕖。水芝。芙蓉。六月春。水芸。红蕖等诸多的昵称。
荷花属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肥大且多节,生于水底沉泥之中,青翠的盾形叶片娉娉婷婷破浪出波,笑容灿烂的荷花艳而不妖,淡淡的馨香令闻之者陶醉。它的根茎(莲藕)和果实(莲子)是珍蔬佳肴,而荷花。荷叶。荷柄。莲衣。莲房。莲须。莲子芯都是祛病的良药。所以,人们对荷花的爱慕与追求真可谓既入理。
荷花除了自身固有的优良本质,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在丰富的中国语言文化中,荷是“和”与“合”的谐音,莲是“连”与“联”的谐音。于是,荷花出尘离染的品格,便成了真善美的化身和吉祥如意的象征,也蕴含了中华民族祈盼和平与幸福的美好愿望。
历代文人墨客在古诗古曲和古画中,有许多以花喻人,以人喻花的优秀作品,生动活泼,感人至深。南朝乐府《西州曲》中有一段“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悠美乐声,借“莲”与“怜”同韵同音,用双关语的表现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女子对如意郎君的深切思念。情真意切,藕丝相连,堪为佳话。而板桥先生则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的诗句,来形容宛如浣纱女袅娜多姿的荷花。
荷花更多的时候则是象征着女性的纯洁,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讴歌其冰肌玉骨和洁白无瑕的品格,以及对完美爱情的执着追求。古代著名才女卓文君,就被其君夫司马相如誉为出水芙蓉,以褒扬她的才华和美貌贤惠。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芙蓉女儿诔》之笔,用极其厚重的言词歌颂了美丽优雅高尚的女性,当然也可能是作者写给现实生活中的倾慕者。“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每每读及都是感慨万分,被女性那独特的风韵与魅力所折服。
如果想真正领略荷花的高雅风韵,尚需身临其境去品而观之。也才能真正理解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的诗词意境。荷花的绿色期长达八个月甚至更长,花期也有四个月之久。曾有梅花傲冬,柳丝笑春,绿荷消夏,红叶惊秋一说。其实,除了深冬以外,荷花处处都在点缀江山。
今年春天带团去济南大明湖,微风和煦,岸柳婆娑,碧波粼粼,泉鼓湖凸,绿水与千佛山的樱花交相辉。樱花落一瓣,荷花长一片,樱花落地化为土,荷叶盈盈铺满塘。四十余亩的荷池中,鱼儿戏水,小荷击波,一串串的涟漪网鱼摇荷。风起时层层碧波此起彼伏,酷似兔耳的荷尖在湖波中跳着优雅的芭蕾舞。岸上游人如织,情不自禁的喝彩声震荡湖波,那一天那一刻那一泊美景胜过世外桃源。难怪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有那样精彩的咏荷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盛夏是赏荷的最佳时节,让我想起曾经带团去过的河北保定白洋淀的千亩荷田颇为诱人。一踏入白洋淀,烟波浩淼,清风拂面,左耳蝉唱,右耳娃鸣,首先嵌入眼帘的是一墙浓郁的苇林。驻足观望,苇遮深淀,莲盖水塘,水道幽深,清浊分明。还有几条狂奔的汽艇和荡漾的小木船,以及那些花红柳绿的窥淀人,深苇中不时地有腾空而起被惊飞了的鸳鸯和零乱的野鸭群。
游客们都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乘小舟,荡双桨,穿苇巷,走水道,七拐八弯,眼前豁然一亮,千亩荷田如同凡间仙境,蔚为壮观,举目眺望,无边无际。一片片碧叶,一朵朵羞花;一只只小鹿,一阵阵惊喜。近距离接触荷花,思绪万千,激动不已,它尽然是那样的鲜艳;那样的绚丽;那样的妩媚;那样的养眼,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轻轻地把小舟驶出芦苇荡,向荷田深处摇去,也不知是为了淘一块无瑕的水玉,还是想深笃细看与荷花结为连理。蛙声渐远,蛐声渐弱,周围静谧和谐,幸福无疆,仿佛荷花还在新婚燕尔的蜜月里。即便是小心翼翼,也还是惊醒了梦中人,身边突然开始骚动热闹起来,也许是搅和了僻静处卿卿我我那缠绵的二人世界,也许是坏了那扭转乾坤的春秋大梦。荷花左右摇摆让出了一条水道,用不同的眼神儿打量着似曾相识的来客。放单儿的主动去抚摸着你的胸脯,出双入对的则怒气冲冲抽打着你的臂膀,莲柄干脆把小桨拉住不放。藏在碧绿丛中那张张可爱的小脸,冷不丁的朝你嫣然一笑,煞是迷人。荷叶摇曳着荷香弥漫在鼻翼间,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自作多情罢了。
悄悄地匿迹在浓密的深荷中,小舟早已和荷塘溶为一体。人与荷花相见恨晚,小舟与鱼儿互吐衷肠,周围还有许多长着翅膀既羡慕又妒忌的小水手。静静地坐在小船上,湖面已被荷叶屏蔽,伏下身去细观湖水,浑浊青绿,上面站满了孑孓,忽嘟嘟几个气泡,几双鲫瓜子的小眼东躲西藏,扑腾一声荡起了几朵浪花,浪花落处又泛起了朵朵涟漪,真是如梦如幻,趣浓神秘又惬意。小心翼翼地翻看着荷叶,翁者大如笸箩,幼者小如鱼盘。
慢慢地伫立于舟头,茫茫一片绿色。荷叶层层叠叠横躺竖卧,相依相偎相拥相靠,彼此间情意绸缪百年好和,荷塘里充满了甜蜜的呢喃和温柔的丝语。一阵劲风过后,荷叶随波起伏,舟随荷叶漂泊。自南向北,也许是自东向西,出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犹如钱塘潮一样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一谷碧绿一谷灰绿,一谷推一谷,一波接一波,界限分明,化一有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真令人叹为观止。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但荷花依旧盛开怒放,荷叶仍然翠色浓郁。早熟的莲蓬,挺着饱满的胸脯大方礼貌的笑脸迎客,手还在淘气地裁裙撕叶。凌波仙子风姿绰约,馨香一瓣香气四溢,那朵朵莲花都是瑶池来客。轻轻地爱抚着翠生生的金枝玉叶,鲜嫩欲滴又秀色可餐;贪婪地把窈窕佳丽拉进眼里,芳姿盖世而楚楚动人;深情地吻一吻来自天国的梦中情人,沁心入脾此生绝无它求。眼前这圣洁婀娜的尤物,不是天女下凡也是沉鱼落雁在世,那洁白的花瓣美如羊脂玉;那金黄的花蕊堪比田黄石;那深红的花边胜过石榴石;那淡紫的花朵像一颗紫水晶,粉色则是荷花经典的代表颜色。
“相见时难别亦难”,依依不舍地出了荷花塘,却恍恍惚惚的把心丢在了荷田里,也不知落在了哪一双纤纤的妙手中。一直失魂落魄打不起精神,凌波仙子的芳容占据了大脑里所有空间。晨品一碗羹,日落不思茶,寝难安,夜未寐,收索出所有的古今名句,都难以表达对荷花的衷情与爱慕。
每天傍晚我都会独自沿着西湖边幽静的北山路走走,虽是炎炎夏日,杭州又特别的闷热,而发现西湖还真是四季西子,季季优柔,西湖之美,也美在夏日。
步行来到“曲院风荷”,仔细寻觅着南宋遗风,古老的酒坊已是昨日黄花,只留下了个幌子追忆往事。而满塘的荷花依旧朝气蓬勃魅力不减,丰韵更胜当年,几多欣慰几多感慨。傍晚荷塘上赏荷的九曲小桥忽隐忽现,茂树林中蝉鸣声声延绵了南宋的歌舞升平,远方不时飘来一些南腔北调和船娘爽朗的送客欢笑声。
也就在此时耳边响起了李璟的《浣溪纱》,“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湖面上青烟袅袅,云雾缥缈,西湖的美景在若即若离中缓缓现身。缓步走上了观荷的小木桥,有一种夕阳行的感觉,是惆怅还是希望?心中狐疑。静观望,烟雾中远量断桥几里长,用手指近数塘内残荷落几张。细思量,突然心灯大亮,西湖的断桥未断,塘内的残荷不残,那满塘的翠绿依旧,只是多了几朵落叶添花。小荷积极向上,夏日的风把它们锻炼得更加坚强,莲蓬更加成熟丰腴,很多迟开的荷花鲜艳无比。夏荷之美美在荷骨,夏荷之韵染满湖底。
在杭州工作,又居住在西子湖畔,有幸让我看见西湖三季的荷花,小荷争春,绿荷傲夏,晚荷染秋。三时荷花别样风情,但都能引人入胜。真乃是:满塘春光照蕖生,一枝绿荷点冰灯。西施素面君心怜,菡萏飘香亦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