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地震遗像世界遗产李冰川西消失善待自然和谐共生 |
分类: 北极精选 |
在电视里,我看到了曾经做导游带团走过的地方,我看到了汶川,我看到漩口,我看到了德阳,我看到了绵阳,我看到了理县、茂县,我看到了青川、北川,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都是我曾经到过的地方。电视画面传来,似曾相识,又今非昔比,昔日的画面在我的脑海翻腾,面对今日的川西,眼眶里充满泪水!面对逝去的亲人,面对损毁的景观,我把已经逝去的美好,把我带团曾经去那里拍过的景色整理成一组照片,请大家跟我看看这些景观图像,看看曾经那样美好的川西。
在电视里,我看到一个老人,一个欲哭无泪的老人,一个在废墟里挖掘的老人,老人说他的孙子在废墟里,老人无能为力,老人的双手充满了鲜血,最后仅仅找出了孙子过去的照片。孙子的小小生命已经不在,照片成为生死之间的唯一联系,照片成为遗像。大家或许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或许看到过我们祖辈留下的遗像,面对遗像,那种惊天动地、撕心裂肺的痛苦可能会过去,但是面对遗像,作为一名导游,我却无法停止更深刻的思考。
“5·12”大地震,与生命一同消逝的,还有许多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明代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最大的地震,死亡83万人,却没有记载关中倒塌、损坏了的历史遗迹。关中地区现在所有的历史遗迹都是嘉靖年以后所建,所以,关中历史有了一段割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沉积就是历史的遗存,我们认识前人、认识过去就是因为历史,历史载体有文字的记载,有历史景观遗存,这些景观就是我们精神上的寄托。
(地震前美丽的川西黄龙)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8.jpg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4.jpg
(仿佛神话里的川北)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9.jpg
(地震前理县羌寨)川西大地震影响最大两处,一处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地震初期,打通去汶川的道路就是由阿坝州的首府马尔康经过理县,理县是一个羌族的自治县,羌族的建筑非常有特色。理县最重要的一处景观叫桃坪羌寨。公元1933年8月25日,在茂县和理县之间有过一次7.6级的大地震,把岷江两岸几十处千年羌寨都震入了江底,所以现在这桃坪羌寨就更为珍贵了,国家世界遗产委员会曾把以桃坪羌寨为主的碉楼建筑列为预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现在这处最重要的羌寨也由于地震产生了部分损坏。川西的地名都是以当地的地形地势来命名,比如说张家坝、李家坝,坝是在山顶或者是山坡之间一块平地,叫坝地,在川西非常典型;而某某沟,比如说九寨沟,名字来源于山坡中有9处村寨,所以称之为九寨沟。1999年在我第一次带团去九寨沟的时候,从成都出来,第一个路过的小镇就是映秀镇。映秀,山水相映,秀雅纯朴,让我印象至深,如在眼前。岷江之滨,一块巨大的岩石突入江中,岩石上有一座小小的宝塔,名为映秀塔,大震之后,岩石宝塔皆沉入江底,逝者如斯,怆然涕下。多年过去,我那时拍的映秀宝塔的照片却不知藏身何处,因为映秀镇已经全部倒塌,映秀古镇、映秀宝塔对于我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对历史的遐想。但愿这张遗像沉睡在我书房的某一个角落,但愿沉痛之后,这张遗像还能放置在我的书案之上。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5.jpg
(地震前都江堰二王庙)
都江堰是川西最著名、最重要的一处景观,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文化遗存,及地球在其自身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具有标志性的例证作了考证,到现在为止已在全世界确立了851项世界遗产,其中,中国占了35项,在全世界排名第3位,而在这35项当中,美丽的川西就占了5项,这就是九寨沟、黄龙、卧龙、都江堰、青城山。在这些世界遗产当中,我所关注到的第一个就是都江堰,现在我们看到这张照片是都江堰的标志——鱼嘴(见我的上面文章题目下图),前面像一个鱼头的那个部位,因为强烈的8级地震,现在已经出现一个裂缝。都江堰是公元前235年中国非常有名的一对水利专家——李冰父子所建就,父子俩发挥他们绝顶的智慧,和勤劳的四川人民一起,依山就势,安流顺轨,建成了都江堰这一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2000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的文物,至今还活着!至今还在造福人民!成都平原因为李冰父子,因为都江堰,成为天下闻名的“天府之国”。 一对千年前的地方小吏,用其精心修造的水利工程造福了成都平原,百姓为纪念他俩,修建二王庙,此后香火不断。千年历史,一瞬而过,如今,8级地震已把二王庙全部震塌。二王庙的主殿里,有赞颂李冰父子的颂辞,庙里有石碑,碑上有4个篆字的碑文“安流顺轨”。由于李冰父子对于都江堰的梳理,使得岷江水安安稳稳流进天府之国。铭刻在二王庙红墙之上的“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父子对于都江堰的描绘,深奥的治水理论像浅显的儿歌一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令人叹服。这里曾经千年的香火,是人们对李冰父子的追思,如今香烟散去,墙已坍塌,铭文不再。
我许多次带团去都江堰,许多次拍二王庙,许多次曾经在这幽静的庙中休息,在这个布满青苔的石阶上,想着李冰父子,与古人对话。一个导游留下了世界遗产的影像,而不幸的是,恰恰这些影像又成为了遗像。这次地震发生时,我正好从峨眉山准备去都江堰的路上。许多景色在地震中永远消失了。。。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6.jpg
(地震前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上清阁)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10v01b007.jpg
(地震后的青城山上清阁)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10v01b003.jpg
安澜桥是李冰父子根据岷江的自然环境,以竹做篾,横跨“鱼嘴”,沟通两岸的一座竹索桥。走过安澜桥,走过都江堰,走过青城山。青城山是中国古代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这四大名山分别是湖北的武当山,四川的青城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道教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家都熟悉的老子以及后来许多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都跟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城山是道教第二名山,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青城山最高峰上清宫,这是青城山最大一处建筑群,巍峨的山峦,千年的古银杏……幽静的青城山给了摄影人许多联想。但是,青城山是川西5项世界遗产中,遭受地震破坏最大的。
(李白故里青莲镇一角)通过电视报道我们知道,绵阳是这次地震次生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个地方。绵阳江油县的青莲镇,一些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我想大家可能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学会了一首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思念的故乡就是青莲镇。青莲镇曾是这首诗的作者李白的家乡,李白在这里生活到17岁,他在青莲镇留下这首人尽皆知的千年杰作。“疑是地上霜”,霜在哪里,能够见证李白脚步的故乡今日已是满身的创伤。由于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巨大的危险,要进行排洪,而洪水流下来第一个所经之处就是江油,受威胁最大就是青莲镇。很难想像在洪水铺天盖地流淌下来之后,青莲镇还能留下什么样的景像?http://zjdaily.zjol.com.cn/qjwb/images/2008-06/04/qjwb20080604c0009v01b007.jpg
通过图片,我们看到美好的过去,我们看到被毁灭的现在。当我们面对历史遗像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一处已经失去的景观时,留下的会是一种精神上的伤痛。历史不可能再现,景观无法以新代旧。这个时候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手中的一张历史遗像,是一种沉痛的文化思念。所以我敬重这些影像,缅怀曾经的美好;敬重遗像,我是想跟大家交换我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就是对于历史的追忆。
人定胜天是人类的一种愚蠢誓言,人在自然面前,会有暂时的胜利,但那仅仅是一个瞬间,在时间、空间上只是一个坐标点,在整体上,我们无法战胜自然。所以老子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敬天法地,对自然一定要顺应。敬天,我们敬畏自然规律,珍视万物循环;法地,用李冰那样的科学方法对待自然和生灵;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本身,我们终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