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言暗示应对铜宝入园前的情绪波动

分类: 家有一儿名铜铜 |
关于“铜宝9月份入园”进行的语言暗示,铜妈在此分为三部分。铜宝的态度起伏因“面试”而起,因此本篇以“面试”为主轴线,分为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
面试前
与铜宝月龄相仿的小伙伴们大多在09年9月或10年春节后先后入园。期间,我们常被小伙伴们的家长询问起铜宝的入园时间,家人不约而同把“今年9月份入园”作为标准答案给予回复;其次,关于铜宝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如与家有9月份同样入园的孩子家长商讨各个幼儿园的报名时间等,潜意识里让铜宝明白了他是9月份要上幼儿园的。于是乎,铜宝被周围人或路人问起有没有上幼儿园时,铜宝答曰:“我9月份上幼儿园。”
面试中
6月5日的报名工作中先是家长排队领取报名编号,然后是对孩子进行面试,最后是家长填写幼儿、家长、介绍人资料信息。至于报名环节,我们提前是不得而知的。孩子们的报名时间及录取结果等都是由学校通知到介绍人的,即《铜宝入园前的“必备”工作》中提到的“介绍人”。
即使是当天接到的面试一项,我们也是在临面试时才知道,这一个环节是“要求孩子独自一人拎着报名编号,独自一人走进房门紧闭的大教室回答老师的提问”。宽敞的面试大教室内约正中间分别摆放着两张桌子,四把椅子。面试的教室门窗是透明的,许多正在面试或等候面试的家长站在门窗外或议论纷纷、或探着脑袋朝里观望,或翘首期盼等候排队。需要说明的是,面试的门口内站着一位老师,负责给轮到面试的孩子开门,然后再负责把门关上。
我只好现场给铜宝做起了思想工作:“铜铜一会儿呀,自己拎着这个076(铜宝的编码)号进去送给老师,然后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尽管面试的和把门的老师们都很和蔼可亲,可这个阵势还是让个别孩子退缩了。起初答应就不痛快的铜宝,临了还是不肯进去。
我主动提出,并向把门的老师请示,带铜宝一起进面试的教室去小便。目的是为了帮小家伙熟悉一下里面的环境。
小便回来,铜宝还是不配合,并提出说要找奶奶来。
换铜奶奶进来,铜宝提出让铜奶奶带他进教室去大便。最终结果是,老师允许铜宝牵着铜奶奶的手进去面试,面试任务才算完成。
面试的第二天,铜宝对我说:“妈妈,我9月份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呀,让奶奶和我一起去。”
我问:“为什么呢?”
铜宝:“奶奶跟我进去,妈妈不跟我进去。”
我领教了这次面试对他造成的不良后果。自此之后,铜宝又对我说:“妈妈,我9月份不去幼儿园,10月份也不去,100月份也不去。”
在铜宝的意识里,他是永远也不要去幼儿园了。。。
面试后
面试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尝试过向铜宝提幼儿园的事情,发现他非常抗拒。于是家人态度保持一致,近期内都暂时不要再向铜宝提起上幼儿园的事情,一定要等合适的机会。
8月7日,我们回铜爸的姥姥家。与姨奶奶玩成一团的铜宝主动向她讲起他9月份入园的事情,‘他上中班,XX同上小班’。在另一个房间的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8月7日过后:
有一次,当铜宝和楼下的小朋友玩得正欢的时候,我主动提出让姐姐谈谈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并自豪地对小姐姐说,‘铜铜呀,还有妹妹(同妹妹)呀,9月份要一起去上幼儿园了。’铜宝主动接话:“恩,我9月份呀,也去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还有毛毛虫的滑梯。”
我还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铜宝:“等9月份的时候,妈妈早上去上班,铜铜上幼儿园;妈妈下班,铜铜也从幼儿园回家。铜宝在幼儿园呀,要吃三顿饭睡一个下午觉。铜铜和妈妈一样都长大了。”
再有一次,我准备上班走的时候,铜宝撒娇要我陪他玩,并天真的问我:“妈妈,你长小了,是不是就不用上班了?”我说:“妈妈也不想去上班,也想在家陪你玩。可是呀,妈妈是不能长小的,你也不能呀。所以呀,长大了的妈妈就要去上班,长大了的铜铜也会9月份去上幼儿园,然后上小学、上中学、再大学,然后再跟妈妈一样去上班。”
在8月22日日的美术课上,穿戴好罩衣的铜宝对周老师说:“我来上班了。”在铜宝目前的认识里,妈妈上班和铜宝上幼儿园是一样的。
总结:
铜宝从面试前的“9月份去上幼儿园”,到面试后的闭口不准提去幼儿园,再到勇于说出“9月份去上幼儿园”。也许就如同作为成人的我们在困难来临时,从起初的一心想要逃避现实到敢于接受现状的过程。我允许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波动。离9月1日还有一周的时间,祝愿我家的铜宝在即将的幼儿园生活里能尽快找到他的快乐,吃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