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动手打人的孩子过招

(2008-08-29 15:00:16)
标签:

打人

分类: 情感方程式

    昨晚听铜奶奶说起一件事:在楼下,一小男孩惹哭了一女孩(据说该男孩有动手打人的习惯),女孩的妈妈上前就把小男孩给打哭了,小男孩的奶奶见此情况,便对着小女孩的妈妈吼了起来。因为十分生气,“吼”出的话还发着颤音。

 

   其实,我的身边“习惯”动手打人的孩子就那么几个,仅几个而已。一般在3岁左右。动手打人的孩子并不是在TA与被打的小朋友抢玩具或抢零食的时候,而是在我们家长目视到的所谓“平白无故”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我会采取三种措施:1、看好自己的孩子;2、与打人的孩子接触前有意识的对TA表示赞扬(孩子在受到表扬时,会注意保持“小绅士”或“小淑女”形象;3、以上不奏效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孩子。

 

   我们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和行为习惯,他们还没有基本的是非观念,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揪人、踢人并非出于道德观念的错误。习惯打人的孩子应该存在三种原因:

 

    1、模仿。孩子看动画片中英雄打败坏人,或身边人的某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一孩子妈妈曾经与我谈起她朋友的孩子,4、5岁左右,有一天在她家看《奥特曼》,一边看,一边对着她家的门踢去,还做出奥特曼的动作。事后,她告诉我说,类似于打打杀杀的动画片还是少给孩子看的好。

 

    2、保护自己。我身边有一孩子,有几次遭到另一个孩子欺负,最后在那次还过一次手后,再也没有被另一个孩子欺负过。自此后,这个孩子便学会了打人。在这个孩子的意识里,他认为动手是在保护自己。 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能力。

   

    3、引起别人的注意。3岁左右的孩子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辨清是非的能力有限,不懂得分享与合作,语言表达有限,在动手打人的这些孩子的意识里,并不是想要攻击对方,有可能是想向对方表示友好,只是他的行为看上去像是打架。

 

   

    不管打人的孩子属于以上哪种情况,其实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能给予恰当引导,做到耐心地与孩子对话。比如:孩子发脾气时,可以采取冷处理,对他打人的行为表情严肃地告诉TA这样是不对;对他的进步要多加表扬和鼓励,让他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好坏之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并没有本质上的好坏,如果引导正确,每一个孩子都会是一个好孩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儿子灌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