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2015-10-15 17:09:34)
标签:

杂谈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香港去得太多太多了,虽然还不能说熟悉得如同当地人般,可感觉跟在家没啥两样。除了吃饭逛街实在不知道要去哪,猛然有一天惊醒觉得不能这样,必须要找些特别地方去去。于是翻遍了地图和网络又抓住了旅舍每个值班的前台,终于筛选了几个冷门的地方准备一一探索。

第一个是大澳的棚屋,为什么要到这?突然间想起港剧中经常看到一排排在山顶,在水边的棚屋。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仍然停留的历史

从港岛到大澳真心不近,先乘搭近40分钟的地铁到东涌,再到巴士总站乘坐大巴到大澳巴士总站。但这段路可以说是香港最美的公路,一路上如在风景画内穿行。下车后首先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海水腥味,从这条山沟里的小渔村看到香港的另一面,这里完全没有被繁华沾染,一栋栋矮小的房屋,人们虽然已经不再象以往一样出海捕鱼,但也是靠着这片海生活。只不过换了方式,开开餐馆,开开小艇载游客去看棚屋和出海看海豚,日子倒也过得悠闲,和市区的快节奏生活形成明显的对比。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昔日横水渡今日铁索桥

沿着永安街一直走,街道两旁都是本地人开的小摊和餐馆,售卖着本地的土特产。很多商店还保留着6,70年代时期的摆设,看到这些古老的店铺,历史好象瞬间凝固。虽然现在的大澳已经成为旅游区所以东西并不便宜,但为了收集这些历史痕迹也值得一来。在威尼斯餐厅左转,走进码头便看到一道铁链桥,这里便是昔日的横水渡。渡头边船只来回穿梭,时间充足可以尝试坐一回,票价不算贵25港币每人。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大澳棚屋

这一行的重点,从桥上看到河岸两边搭建着传说中的棚屋,尽管外观已经破落,数量也已零落,可是这却是代表着一个年代的标志,鲜活的历史遗留。然而内里依然有人在居住,水乡文化也仍然在延续着,那一代人也一直在努力维护着,坚持着,尽量把它维持成原来的样子,尽管现实在一点一点流失,可精神却让人感动。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水乡美食

走累了不妨找一家餐馆坐下,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这个豆腐花看着不错,决定进去尝尝。当然价格不菲,但味道也不错。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新旧时光交融的海滨路

穿过街市街一路沿着石仔步街散步,一间间被铁皮包着的棚屋却不尽都残破,很多门外都弄个花圃,设计着特别精致。另外也有的已经盖了小独栋,小别墅,门口还有小花园,生活得有滋有味。昔日的贫民区已经逐渐脱贫富裕,这里也成为香港市民的后花园,成为周末旅游的好去处。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大澳棚屋-找寻21世纪繁华背后的70年代生活 虽然这些特色文化随着那一代人的离去有一天终会消失,随着时代变迁也会慢慢改变,也正是这样才难能可贵,我们也只能趁着它完全成历史前,用镜头把它一一记录下来,用文字把它书写下来,希望在缅怀时也能让美好的回忆更清晰而已。

素走世界Tips:

1.交通:

从地铁到东涌站B出口,走到东涌汽车站坐11路车到东涌汽车总站下车。

从地铁到东涌站B出口,走到东涌缆车站坐缆车到昂坪缆车站,再坐21路车到东涌汽车总站下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