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龙湖浩哥》:农村黑社会题材的坚守与迷失

(2015-08-25 20:55:29)
标签:

娱乐

农村

张浩

农村题材

黑社会

分类: 乱侃

《二龙湖浩哥》:农村黑社会题材的坚守与迷失

/马庆云

张浩的《四平青年》刚出来的时候,影响很大,最终被封禁了。这也是他《二龙湖浩哥》的首部。名气有了,投资来了,接下来又拍了第二部《二龙湖浩哥》,正版数据是三千多万人看。独家的版权网站还放风说,因为这部网剧,很多影迷购买了视频网站的会员。第二部的时候,新媒体电影业内开始正式重视这一题材。据说,第二部,张浩他们光付费就收了几百万。

前几天,《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上线了,从目前看到的数据来说,超过第二部的观看量,是没什么悬念了。这算是二龙湖的第三部。我一直想跟大伙聊一聊这个题材,借着这个机会,不妨说一点粗浅的看法。

《二龙湖浩哥》可以拆解为三个元素符号:农村、喜剧、黑社会。赵本山的《乡村爱情》可以拆解为:农村、喜剧、爱情。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就在于,黑社会本身具备瓦解功能,爱情则更多的是建构,瓦解带来的喜剧效果远胜于建构的。所以,《二龙湖浩哥》比《乡村爱爱情》更好看一些。

以往的农村题材,一般都是悲剧,像张艺谋早年的几部作品,不赘述了。我们很多电视剧,涉及农村题材的时候,也都是正剧为主。从娱乐角度讲,农村戏,过于严肃了。当然,老马必须要加一句,严肃的农村题材,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艺术形式的一种。最近一些年,农村戏开始娱乐化。但数量不是很多。农村题材,还是一个没怎么开发的矿藏型题材。

农村戏,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仇大苦深的。所以,要形成娱乐关注,用哪种更欢快的形式表达,则成为重要的问题。一些农村戏率先选择了喜剧形式。在这个趋势上,东北农村具备地缘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东北人张嘴就是乐子。能跟东北形成抗衡的地域,只有天津。但天津现在基本上都是市区,虽然也有少量乡村,但已经无气候。东北农村戏尤其是喜剧,如火如荼,跟这个地缘因素,有直接关系。这是别人剽窃不来的。

然后就是用什么内容了。《二龙湖浩哥》选择了一个电影、电视剧都不好走的路子,黑社会。第一部《四平青年》出来的时候,被当地查封了,重要问题,也在于题材上,选择了黑社会小青年的圈子。但这个题材,确实是稀缺题材。所以,在后边的几部《二龙湖浩哥》中,张浩他们都以“黑社会”“小地痞”的方式出现。

这个新媒体电影,有个有趣的地方,每一部都试图让这些小痞子做一些正义有价值的事情。谐星干正事儿,本身就好玩,再加上农村、喜剧这两大元素,按着小痞子的方式进行行为处事,看点自然就来了。

到第三部《狂暴之路》的时候,因为有第二部很不错的收入,所以张浩他们做了点大的事情。所谓的大,一方面是往城市发展了,敢往北京拍了。另一方面,则是讲求画面质量了。这一大,反而也失去了《四平青年》粗糙美的味道。张浩若有第四部,应该向农村回归,在《狂暴之路》中,但凡涉及农村的地方,都很好看,一步入城市,原创性就没了,内容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当然,《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的价值主体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张浩的意思很明确,让小痞子们做一些正义的事情,帮农民工讨薪。可谓是,底子还是农民的。这是最重要的部分。痞之大者,为民为天下。抓住这点,戏的格局就出来了。

农村题材,依旧是没有怎么开发的宝藏。农村(地域)+喜剧(风格)+Ccontent.)模式,在C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同仁们可以争取一下。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老马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