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强奸案莫要着急贴教师标签


标签:
山东聊城数学老师强奸初中女生马庆云杂谈 |
分类: 乱侃 |
聊城强奸案莫要着急贴教师标签
文/马庆云
昨天夜里,齐鲁网发出山东聊城某初中女生被数学老师强奸的新闻。该新闻纰漏细节不多,但从新闻中可见,施暴者对该女生进行了两次强行奸淫,该案事发时间距离记者出新闻稿已经有一段时间,校方一直没有对家长做出有效回应,该名数学老师已经被警方逮捕,正在走“正规法律程序”。
男老师强奸女学生的新闻,因为最近几年频发,因此已经不是新闻,甚至于女老师诱奸男学生的新闻都不再新鲜。我们好像已经对这样的新闻具备了免疫能力。教师这个职业,在我们以往看来,一直是神圣的,带着光环的,他们具备先天的道德价值,一旦触发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强奸”的时候,瞬间摧毁了我们给“教师”的光环,以往推崇多高,现在就要贬低多低。
正是因为这种捧杀与棒杀的直接转换,让新闻更愿意对“高大全”形象进行负面追踪。我一直在想,按着全国强奸案的案发比例来看,教师中爆发强奸案的比例,是否大于平均数值?若是大于,则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便有不稳定因子,我们应该对“教师”这个行业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强奸案爆发率高的真正原因所在。若低于或者远远低于平均数值,我们便不能因为个别案例而仓促给整个教师队伍贴上“淫秽”的标签。
同时,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是否更应该回归一种职业,而非要贴上“神圣”、“崇高”的标签。我个人是有教师情结的,求学路上,遇到过众多提携我的恩师,且我当年也差点成为教师,后因为政治思想不合格,没有去误人子弟。当年,我们将“教师”这个职业推上神坛,正是希望中国教育能迅速普及,出于全民素质提升的考虑。如今,神坛之上,实乃让很多本就是把教师当做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很尴尬。
这种推上神坛,并非教师个人力量所为,也非个别出色教师荣登,而是全部一锅端,无论好老师还是素质较低的老师,都先上神坛再说。一旦入了教师行,立马先被推上道德高地。这种推崇看似伟岸,实乃是对教师整个行业的一种捧杀行为。我们是否应该看到,教师,首先只是一个职业,在这个职业上恪尽职守又能启迪学生传承对中国未来有用思想的“个例教师”才可以进入高尚的行列。
我宁愿相信,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平庸无为的,他们没有什么崇高的教书育人、传承思想的志愿,他们入职教师行当,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为了养家糊口,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本职工作,或者做的更好一些,就是个人追求问题了。我们的现行道德应该为教师松绑,不能仓促将全部教师送上神坛。能否进入崇高的位置,要看自身对“崇高”的争取程度。与其他职业一样,行业的佼佼者,只属于少数人。
在将教师仅仅视为一种职业的前提下,我更愿意相信,山东聊城的数学老师强奸初中女生的事件是一种个体行为,虽然我这个一厢情愿并没有教师行业爆发强奸率远远低于平均数值的参考数据作为依托。我们暂且先不要因为个人老师违法犯罪,便否定整个群体,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的哥拒载就认为全城的哥没法用了一样。
在这个前提背景下,我们是否应该更加仔细的分析这起强奸个案,造成悲剧的内在原因何在,对以后谢绝悲剧有哪些值得警示的地方?在当下的内陆学校,权利交织成为一个个的封建小衙门,校长强权教师,教师是否会转化强权于学生,值得我们思考。这种强权力量,又不仅仅在校门内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有。强权世界的存在,是否是造成强奸多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呢?我们一直说官员性生活糜烂,是否与这种强权普遍存在有直接关系呢?如何化解强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平等与社会平等,是否尤为重要?
二十年前,男校长性侵女老师是新闻,十年前,女校长睡遍男老师是新闻,五年前,男老师强奸女学生是新闻,三年前,女老师诱奸男学生是新闻……在铺天盖地的新闻袭来之后,我们若放弃对本质问题的思考,很可能会越发麻木于这些新闻,很可能几年后,不发生轮奸变态,都不是新闻了。我一直认为,简单的抨击教师群体或者教师个人,均无济于事,既然要治病,便不能不拿住个案,重点剖析,深抓本质,鞭辟入里。
拒绝为每个职业制造神坛,不放过任何行业内的老鼠屎,才能纯善社会,平和自我。
读完文章对作者感兴趣的,可以观看下边作者参与电影音乐的MV一个,有出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