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350亿撼动房价实乃痴人说梦


标签:
马云房价地产马庆云天猫 |
分类: 乱侃 |
马云350亿撼动房价实乃痴人说梦
文/马庆云
双十一促销当天,天猫支付宝成交值达到350亿元之多。中国电影票房今年预期,也不过250亿。毫不客气地说,马云每年的双十一成交值,都是中国下一年电影票房的全年奋斗值。电影人以每天花高价抢占媒体版面的代价,换来的,尚且不足天猫一天所得。老马本家,马云大哥更是放出豪言壮语,要通过电商交易,打击传统门店,从而促进房价的下降。全国人民一致呼吁房价应该“降下来”,马云此语,无疑给自己披上道德外衣。
我们不妨沿着马云思路,仔细想一想,电商崛起,能否带来房价的下降?
首先,电商确实不需要有专门的物理门店了,如果如马云所言,中国到2022年的零售数值,电商份额将占到一半以上的话,那意味着,确实将有大量的实体店退出市场。实体店倒闭,商业地产的门面租赁,可能会面临房租下降的局面,这个看似合理。但我总觉得这里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最近八年,电商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壮大,已经占据全国零售数值的很大一部分,但国内基本上全部的商业门面均没有房租下降的趋势,甚至于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按着马云大哥的理论,电商成交份额上升,地产租金就应该下降才对。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为何没有在现实社会中呈现出来呢?
或许,电商发展,与地产下滑,只是马云手捏出来的概念,用来调动民众电商消费热情罢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状态下,房价上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政策,而非地产商赚取的商业差价。依靠让实体店倒闭的方式,可能短期内会给地产商租赁门店造成一定影响,但却没有撼动地产高价的本质。长期来看,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电商至今为止,依旧有免税的保护政策。依靠电子商务完成的商品交易,确实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但是,这次的“产业革命”很可能类似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先进产能”代替“落后产能”,长期内看,是先进可取的,但将近几十年的时间内,让欧美陷入失业困局。科技代替人力,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每一次科技的胜利,都是人面临失业的一次重大考验。
中国电商若一直处于免税状态飞速发展,带来的一些影响是,实体门店纷纷倒闭,无价格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关门大吉,直接造成中国大量的失业人口。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羊吃人的代价完成的。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相应完善了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尽力避免“科技杀人”局面的出现。中国政府至今为止,并未建立这一套完善的社保体系,仓促进入电商带来的产业革命时代,或恐会爆发更大的失业危机。
实体门店关门、中小企业倒闭,底层劳动者失业,在社保体系并不完备的中国,能造成的危险可想而知。同时,电商获得的利润并无实体投资出口,无法继续反哺到实体的工农业生产上来。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电商赚了成百上千亿的人民币,不能拿着这些钱叠飞机玩儿吧,他们得投资啊,往哪里投呢?中国实体的工业体系已经被它们冲击的倒闭破产,依靠最先进科技生产力完成垄断存活的工业体系因为这种垄断事实的产生,也有自己完善的资金链,并不需要热钱进驻。电商的钱,只能用来玩金融,也就是钱生钱的游戏。
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钱—实物—钱,因为实业投资已经无法赚到钱,所以,电商赚来的钱进入金融投资圈,产生钱—钱的关系。缺少了实物保障,钱与钱直接发生关系,货币保值必然困难,通货膨胀将核裂变一样的爆发。
我们转眼看中国地产。中国地产实际上也是金融投资的一种变体。地产只是附庸,钱对钱产生关系才是实质。地产,因为政府的土地垄断,造成定额保值甚至升值的尴尬局面,俨然与黄金等历代保通货品成为同一级别物品。因此,房子,不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理财产品。当钱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寻求保值,便是他们首要追寻的目标。在中小工业体系濒临倒闭的前提下,投资工业实体,注定不赚钱,不如直接进入金融圈来钱生钱。这个金融圈,就是由地产为等价物组建的。全部热钱因为没有出口,而进入地产,房价怎么会下降?
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土地垄断使得房子成为黄金一样的定量保值升值品造成的。要保障农业用地数量,商业用地自然被限制,目前看来,政府也不会放开商业用地的限制。垄断将继续存在。这样,实体产业无法赚钱的前提下,热钱只能投入地产中来。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让实体的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产生超过地产投资的效益。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热钱进入实体,而非地产。发达国家的钱,都是进驻高科技的实体产业的,而非地产。中国企业面临要向更高科技层次转变的区间上,有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阵痛在所难免,但若在阵痛阶段,让他们断了资金链,则中国转型无望。
近来,当局一直拿天气污染说事儿,实乃制造舆论,减少关停污染企业的压力。这是一种政治手段的强制转型升级。算是给中国工业体系注入的强心针。在未来数年内,中国的实体企业均将面临巨大困难,而且只有顺利转型的企业才能存活。
若是在这个转型期内,能够基本完成转型——包括更高科技企业的转型、社保体系的相对完善,那中国房价会因为热钱找到实体出口而缓慢下降。
但是,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双十一奉行的,还是减价原理,是打价格战。依靠减价,看似给普通消费者以实际利益,实际上只能阻碍产业升级进程。任何国家的前进,还没有靠商品大减价实现的,我很怀疑马云的理论正确性。
个人认为,电商增速如果超过警戒线(这个线尚且需要专门人才研究,过低、过高,可能都有危机,需要遵从商业运行规律,这是经济学的问题,我懂的少),只能带来更多的热钱进入地产市场,依靠网购降房价,或恐痴人说梦。当然,马云是明白人,他自己不是痴人,他只负责给他的消费者说梦。
读完此文,想见作者屌样,看看作者其它的,可以猛戳下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