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亲情励志,拳拳到肉

标签:
激战电影林超贤马庆云文化娱乐 |
分类: 乱侃 |
《激战》:亲情励志,拳拳到肉
文/马庆云
林超贤导演的电影,善于文戏武戏相互结合,用文戏为武戏寻找“打”的理由,但又因为武戏过硬、文戏过软,而伤害了这种“理由”。如果说《逆战》武戏太多,给人眩晕感,而文戏又过于牵强,给人过度抒情感觉的话,那林超贤的这部《激战》无疑在一定程度了进步于前者。
《激战》相对于《逆战》,更多地增加了文戏的成分。无论是张家辉饰演的堕落拳王,还是梅婷扮演的精神病母亲,甚至于彭于晏对全新富二代形象的诠释,都无疑为林超贤的文戏增加了看点,也为后面的武戏增加了合理性。当然,文戏的相对增多,放缓了电影的叙事节奏,习惯了《逆战》打打杀杀的影迷,自然需要重新适应电影的新频率。
于文戏一面,亲情和励志为两大突出特征。精神病母亲与女儿的母女情深,无疑是该戏对亲情这一概念的着力点。而于亲情之下,又是一个张家辉饰演的老拳王重拾人生的励志故事。当然,这个励志,是以拳王争霸赛夺冠为最终目标的。夺得拳王称号,便是励志吗?当然值得商榷。但林超贤导演通过这些文戏,力图在为武戏找寻“打”的全部价值。
于武戏一面,在“打”的合理性基本确立之后,林超贤导演开始驾驭他最擅长的题材。毫不客气地说,该导演对武戏的热爱更胜文戏,文戏于他,不过是个铺垫的架子,武戏,才是其最想展示与表达的。出于对大陆电影尺度的考量,《激战》的拳击场面,并没有同类好莱坞电影的震撼性,甚至于无法超越二十世纪末的香港限制级暴力电影场面。虽然“激战”拳拳到肉,但终究只是打在肌理,而没有伤及筋骨。想要在该部电影中体验一把生死搏击的话,估计要失望了。
文武结合,《激战》基本找到了拳击“打”的合理性,虽然这种为人生励志而战的口号未免牵强,但终究不是以往港产电影中“为打而打”的庸俗模式。林超贤导演在该部电影中,对艺术表达有了更大的克制性与自律性,不再泛滥抒情与肆无忌惮的打杀。对电影节奏的驾驭与电影情怀的营造上,直逼香港一线的几位老导演了。
该戏值得一提的,是王宝强饰演的富二代形象。虽然王宝强只是打酱油的过场戏,但却演绎的惟妙惟肖,生动地刻画出大陆官宦子弟的筋骨皮囊。这位曾经的影帝虽然在《激战》中只是昙花一现,但却点缀的恰到好处,为影迷带来意想不到的笑料。据悉,8月30号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导演》中,王宝强也有类似出镜,能否欢笑依旧,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笔者电影聊天群:182802673
笔者电影一周酣节目:http://v.ku6.com/yizho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