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庆云
马庆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667
  • 关注人气:23,4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蜗居》之作者六六毕竟是女人

(2009-11-27 15:57:36)
标签:

蜗居

大团圆

《阿q正传》

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国

娱乐

分类: 文学

解读《蜗居》之作者六六毕竟是女人

马庆云/

我是不吝惜对《蜗居》的夸赞的,只因为它的真实视角与尊重现实,但不可避免的,我也发现,在我和作者六六博弈的过程中,发现男女世界观之间的相异性,题目辅之以“毕竟”二字并非低估女人,只是觉得她们比我们更多一些柔情罢了,也正因为这种多,才导致我们彼此行文的时候,结局或可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吧。

中国的小说,大多是大团圆的,不团圆的都有人帮助补写出团圆的结局来,如《红楼梦》的续写一样。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的时候,也不得不辅之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是在照顾读者感受。

《蜗居》的作家写作动机,我想,不会是简单的叙述现实吧,更应该是对现实的记录,并在这个基础上呼吁与寻求解决。整部小说(电视剧)读下来,有被作家当头棒喝然后开始给棒棒糖吃的感觉,最后大家也就因为她的棒棒糖不觉得生活的苦了。毕竟是女人的柔弱心肠,不忍心给读者以从一而终的棒喝。

这或许就是中国小说必须大团圆的写法要求,这种写法又何止在中国,柯南道尔的读者不也是容忍不了福尔摩斯的死去的嘛!独独只有几个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敢于给读者以最大的真实,敢于做最大勇气的记录,敢于给出没有“大团圆”的大团圆。

《蜗居》写到最后,海藻上飞机去美国,海萍中文学校挂牌等等,甚至于电视剧中增加的她们姐妹关于人生的最后一场谈话,大多是败笔。尤其是谈话部分,我想,导演是想“醍醐灌顶”的,但却有画蛇添足之嫌。这样的结局,告诉大家,一切都是要好起来了!

而实际上,一切才刚刚开始,根本不是好起来。作家对读者的怜惜,正是对读者的最大坏处。读者需要面对最大的生活真实,而不是打一棒子之后的抚慰,满目的买房悲剧之后是去美国的去美国,开学校的开学校。

作家没必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怜惜读者,这种不对最真实生活的继续抒写,实际上也是作家本人的软弱,也毕竟是女人心肠,没有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的地步。一个《蜗居》一样的大团圆,实际上毁掉了小说一半以上的悲剧性,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只能说,毕竟是女人!

这样的大团圆,也只能让读者继续活在故事里,而不能出来寻求解脱之道了。《蜗居》毕竟不能到了《红楼梦》里“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境界的。虽然六六以女人柔弱的心来同情读者,不愿绝望于我们,但是,读者应该自己心里清楚,悲剧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读完《蜗居》不妨想鲁迅的一句话——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