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红楼梦》是否应该更多地尊重高鹗原著

(2009-03-04 19:56:47)
标签:

红楼梦

马庆云

悲剧

高鹗

文化

分类: 文学
 

新版《红楼梦》是否应该更多地尊重高鹗原著

马庆云/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界在关于高鹗在《红楼梦》续书中“兰桂齐芳”地书写这一问题上有了一致的看法,认为叫贾宝玉去考取功名、贾家家道复兴是《红楼梦》续书的一大败笔,这一看法形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也或多或少地掩盖了人生的许多常态。当然,因为“兰桂齐芳”而批评老高的人士也不独当代就有,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蔚为大观”了。

可我不认为老高的续书有什么问题,换句话说,这才应该是人生之常态。比较老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我们可以发现,导演、编剧们很聪明地尊重了学术界的观点,真个把个“红楼梦”弄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死的死,亡的亡,为娼的为娼,雪也下的好大,猩红的贾宝玉的袍子在雪地里真耀眼。这样好象真个达到了人生的悲剧极致!

老版的电视剧中没有贾宝玉考取功名这事儿,更没有续书中的家道中兴,她选择的是一悲到底的路子,从被抄家开始就不再有任何生气。这种安排是否与曹雪芹先生的意愿违背,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她却不是人生之常态,因而因为悲剧过头而够不成更深刻的悲剧。

相反,高鹗的又考科举、又复兴家业的写法却是更大的悲剧。

一、              个人生存哲学上的悲剧氛围更浓。《红楼梦》看重一个“悟”字,林妹妹不就悟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哲理了嘛!老版红楼电视剧中,贾宝玉对人生最后的“出走”这样的领悟只是来源于不得已,是无法常态生存的被迫出走,非大起大落后的放下。高的续书则不然,落了还有起,起了之后是放下,是出走,这才是悲剧的生命最后给贾宝玉的启示,外界已经不能构成逼迫宝玉出走的力量,只有自身,自身的“悟”了才是生命的最后真实。

二、              群体生命活动的常态写真。老版红楼电视剧只有一落,家道败落后不在有起,这只是一种最简单的悲剧写法,在众多时候不符合现实的悲剧事实。电视剧版的《红楼梦》一直是向下的,人生是逐渐低沉下去的,我想,这种记叙手法才是照顾大众的一般思维惯性的。而高的落后又起,则正是起后再落的警示,是人生尤其是群体人生起起落落地真实书写。一落到底,不是人生常态,起起落落才更符合现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悲剧是人生常态。那么只有符合常态才是最大的悲剧,高的续书更接近常态,更有悲剧力量了。

鉴于以上两个角度的原因,我认为新版的《红楼梦》电视剧应该更多地尊重高鹗先生的续书,而不要一味的悲凉下去,最终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矫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