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开幕式中“美”“文化”和“崇高”都并重要
马庆云/文
有朋友邀请我写关于奥运开幕式中中华文化展示方面的文章,但我却实在地认为满没有这样的必要,传统,亦或传承的东西我们已经毫不客气的归于文化一类,殊不知,文化也仅仅是人类生存之一必须而已,她并不比吃饭穿衣更重要。文化应该而且必须归于吃饭穿衣一类,文化起于人类的如何生存,文明也起于生存物质的如何分配,那么从中国备受世界推崇的道家哲学看来,难道不是应该起于斯而归于斯!
人在吃饱之后开始想些其他的东西,孔子好像早就这样教育过他的三千弟子们,而且把其形成语录教育了数代人,简单的东西发生错误的概率就要小一些的吧。这样看来,中国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大抵是国人基本吃饱了后的一项世界性的举动吧!中国应该以奥运的形式告诉世界,我们已经或者正在努力地把吃饭这项事业做好。
吃饭之后是什么?好像有一位西方的学者把人的需求分成什么金字塔形状,最高层好像是什么精神需求的东西吧。顺着这个路子看,举办奥运会除了告诉世界中国现今的样子之外,也应该是国人的一种安逸之后的更高的精神需求吧。
那么精神需求的最大目的是什么?
也只不过是在吃饱饭之后讨论一些与吃饭有关系的事情罢了。哦,对了,佛洛依德说,好像还有性交的问题。仔细看人,也就这么简单。那么,我们在这些精神需求之上,寻求的不也就是一种幸福感嘛!
举办奥运会能给我们幸福感,那就好好举办好了!全民关注奥运能够给中国带来幸福感,那就全民关注好了!
但,我们是否应该注意“幸福”奥运的物质基础呢!该工作的还是要工作,该学习的还是要学习,该高升的高升,该辞职的辞职,生活大抵是这样。
盛大之后应该是消亡!
国人是否在奥运会上投入的关注力太多了呢!
不过那也无妨,只要我们幸福.
幸福之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就好!
如此看来,美,文化,崇高等等一切都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对奥运开幕式高唱凯歌,也可以对张艺谋与中国文化批评一番。但,这些以后,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把目光转移到吃饭与吃饭物资的分配上面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