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训练,是在困惑与快乐的气氛中结束的~~~
一直以来抓举是我的强项,可是近段时间以来,杠铃路线的感觉却变得模糊,做起动作来实在别扭,今天下午的几次试举大重量都失败了,这样的重量按道理不应该拦住我的,实在让我困惑不解,细细品来,客观原因存在很多,有受伤造成技术走型的原因,也有训练计划的调控问题,但我只想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我觉得首先是技术问题,说真的,我练了这么多年,举重的精髓我还没有完全的体会到,我对举重的评价,人杠合一为最高境界!这就需要有精良的技术来运动它,可是举重从起铃到支撑也不过一秒不到的时间,如何去把握它的重心和力道是非常高深的奥秘.
今天下午的训练就是在这样成功与失败中进行着,我就是不想这么草率的结束练习,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很不甘愿,因为杠铃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下定决心,今天必须要征服它!~
我努力的去尝试着,越到后面举得越轻松,练了一个下午,手酸了,肌肉也累了,腿也被刮破皮了,鲜血染红了杠铃,也振奋了我的勇猛斗志.累,确实累,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这是我今天努力争取来的快乐,我要记载!!!
下一次,我将用这样的经验为垫,我相信自己能做好,我可以的.
训练完毕,臃懒的坐在休息室歇息,老前辈们讨论着我的技术问题,我的精神劲又来了,听他们对我的分析以后,我默记在心,特别是杨总对我提出的带杠重心(高臀位和低臀位的对照分析)以及举重最重要的"心脏"-发力,做了很深刻的分析,我喜欢思考,即便现在已经感觉很疲惫,不想动身,但还是抗拒不了我对追求精湛技术的热情.重新回到训练馆,加了40公斤的重量,对照着镜子琢磨着~~一寸一寸的运动着杠铃轨迹,高臀位的预备姿势在国外很盛行,尤其以欧洲选手常用,适合腰背力量强大的运动员,其精髓在于可以更大的垫铺最后的发力点,我差的就是这个发力点的力道~~~
第一时间去体验,感觉非常棒,很幸福的感觉.举重是个非常复杂的运动,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最大的功,这需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超人的勇气,这样的精髓,世界上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奥秘~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举重神童穆特鲁为何能举起超出人体三倍的重量,因为他技术过人,加之后天的刻苦训练,我想他之所以神童,必定有他有神通的地方,虚心学习了,分析人家的长处,一样可以达到理想的高度.天才是可以培养的,我成不了天才,但我会通过努力去靠近它,对它的追求和摸索还在继续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