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韩国的教育算不上最先进和最发达的,但作为我们的邻国,作为与我国文化教育传统近似的国家,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和借鉴韩国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农民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样才能把教育办成针对全体国民的教育,农村和城市没有区别,保证国民教育机会的均等。 以下四点是最值得借鉴的。
一.与中国政府的做法相反,先把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
韩国政府在经济落后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上也有不平衡性,不过他们的不平衡方向与中国相反。他们优先把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和我国准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不同,韩国在推行初中义务教育时,免费的范围明确规定由偏僻的农村、岛屿开始,逐渐向小城市再向大城市分步推进。
韩国新推出的普及信息化教育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将计算机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普及到农村、渔村、岛屿和偏僻地区以及城市中的低收入地区,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财政支持,以提高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机会的均等性。”
通过这种不均衡投资,韩国保证了国民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为了保证国民都能接受高中教育,韩国取消了初中升高中入学考试。
现在,韩国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99.9%,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98.7%。也就是说,韩国已经普及了12年制教育。在七十年代初,韩国也存在择校问题,中小学校分为一流二流,学校教育的应试倾向明显。韩国为此果断推出了“教育平准化”政策,具体措施有三项:第一,对“不利学校”增加教育拨款,大力改善其教学条件;二是实行教师每四年流动一次,确保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三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各学区内由计算机随机决定就读的学校。这个“平准化”教育政府实施至今有力地促进了韩国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弱化了学校应试教育倾向和学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成为韩国教育界引以为荣的佳话。
三.韩国具有发达的农民教育,其运行机制作为学校新制度引起国际教育专家的关注。
韩国的农民教育有明确的实施主体,根据国家和社区农业的发展进程,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次培训的农民教育制度,尤其是农村振兴厅、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院校作为国家依法培训的农民教育主体,从选拔、培训到扶持和跟踪服务,以及最近诸如培训券等改革趋向,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育制度和管理经验。2005年,农民协会举办了8000次农民培训,培训了80万人次的农民。最大的转变是改变是完成了由以往按市、郡协会为单位举办的培训,向与农村社区特色化、专业化农业相适应的农民培训的过渡。市、郡支部建立"区域农民教育中心",使其成为现场实践教育的中心。条件最好的安城、昌宁农协会员教育培训基地以培训培训者和专业农民为主,转变以往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培训者的培训也转为召集20名左右的小规模培训,以现场参观、实习体验和讨论为主的"最高技术层面的研究"、"核心畜产技术"等专业化和重视实效的专业农民培训。新开设"现场教育讲师培养课程",以"新知识化农民"、"新农民"受奖者为主要对象,年计划培训4次、100人。对灵活运用农用信息技术的农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为加强城市居民和农民的联系,新开设"都农相生"教育课程,倡导"农村亲情"运动,进一步扩大农协职员的意识革新和竞争力强化教育。农协的农民教育向一切为农民着想,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的以现场为中心的教育转变,这是韩国农协在新时期打出的新创意。
韩国江原大学的农民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学校新制度引起国际教育专家的关注。该校每年组织110名农业、林业、畜牧、信息等学科专业的专职教师、研究生,开展农村科技咨询“119”活动。该大学自1994年起,每年都举行高层次农民教育,选拔高中以上、具有较高生产经营规模效益和水平的青壮年农民每星期五一整天授课8小时,培训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该大学现在又开始实施两年制农民教育课程,并导入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授予学士或准学士的学位。该大学还有教师利用假期到农村巡回指导的农民教育制度,主任级教授都积极这种活动。所有经费由道(省)政府负责,除学校正常运行经费外,仅农民培训就达到人均300万韩币(260元人民币左右)。
四.将培育的农民扶持成为成功的农业经营实体领头人。
韩国农林部部长表示:对25年来培育的农民要继续扶持,使其成为成功的农业经营实体领头人。具体措施有:(1)目前韩国农业专门学校毕业生中有90%从事农业并获得成功,平均年收入为5400亿韩圆,说明农民教育的专门化是成功的。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后继农民,改进韩国农业专门学校教育,通过加强创业研修和实践,实施"成长方向型教育"(
Tracking
system)。(2)通过对非农科专业人才、大学生加大职业训练,培养"回归农业"的创业型农民。(3)通过教育和经营革新,补充和更新原有的农民队伍。(4)加强评价与管理体制,发现和宣传优秀农民和他们的先进事迹。建立农业教育审议委员会,按农业专业分类加强专门化教育,贯穿从品种到市场,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培训。农民教育的分工与实施(承担)主体是:(1)专业教育委托专业化生产者团体;(2)农村政策、总体与领导型人才教育委托"韩国农业经营人联合会"和妇女联合会;(3)对已经形成
"农业产业化产学研联合体"的区域加以重点扶持。对此,专家、学者提出,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农场执行懂事为主。农民教育还要建立以"资源--人--组织"为一体化的综合体制与支持体系。按农业分类、农作物分类形成组织体系是关键。后继农民教育中现场训练和指导是关键。资本、技术、经营能力的培育和筹措,对农民教育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目前,各农业大学举办的"最高经营者培训课程"中应增加"创业农民班",京畿道举办"农村领袖研究教育"收效就很好。
加载中,请稍候......